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兄弟俩为看雪毫无准备闯入封闭景区1人失联

2016.01.08 10:24 1923

近年来驴友参与探险却不幸遇险的新闻屡屡见报,而遇险驴友多为没有经验毫无准备的菜鸟,一旦发生危险,他们难以自救。

兄弟俩为看雪毫无准备闯入封闭景区1人失联

1月6日,距堂兄胡力失联已过去3天,作为当时一起登山的同伴,胡敏陷入了恐慌,“找不到哥哥,我会愧疚一辈子。”

1月3日,因为想去看雪,这对没有任何登山经验、来自南充仪陇县的农家兄弟,错开都江堰龙池镇政府设卡劝返游客的时间,独自闯入封闭的龙池景区,结果山上突起大雾,两人因是走是留发生分歧,弟弟赌气先下山,哥哥就此失联。当地组织近200人次前往搜救,但截至7日仍无消息。

事实上,从2005年开始封闭改造,到后来相继遭遇地震和泥石流破坏,都江堰龙池景区早已未对游客开放。尽管当地政府立有“景区封闭”的通告,还安排专人设卡盘查,但依然难挡“闯入者”。

事件回放手机没电毫无准备只带一部相机开始登山

6日,站在龙池派出所门口的胡敏,鞋子和裤腿上沾满泥巴,衣服也被大雾打湿。几个小时前,他还在山上参与搜寻。

胡敏说,哥哥胡力在成都一家公司做设计,几个月前买了一辆新车。1月2日,哥哥说想开车去看雪,两人一拍即合。因为堵车,两人晚上才抵达龙池隧道。从都江堰市区前往龙池景区,这是必经之路。从市区出发进入龙池景区,道路两边摆放着大量告示:“龙池景区封闭,请游客绕行。”而在进入该隧道前,还巡逻人员设卡盘查,不准游客进入。不过,两人对此并未放在心上。

眼看登山无望,两人把车停在路旁,在车上睡了一觉。第二天一大早,趁设卡的巡逻队员上班前,两人开车进入了龙池景区。

胡敏说,当天早上7点过,他们发现手机没电了,出发前准备的面包也吃得差不多了。“反正当天去,当天下来。”两人没多想,拿着一部单反相机就开始登山。山里突然起了大雾争吵之后弟弟独自下山

胡敏说,上山后,因不熟悉路况,也没有导航设备,他们只能跟着脚印走。其间,曾遇到过一两个游客。在狮子岗附近,他们在一处自然瀑布处歇了一会儿。就在这时,山里突然起了大雾。眼看天色不好,担心天黑之前下不了山,胡敏提议原路返回,赶紧下山。

不过,胡力没有同意,“他说累了,要歇一会儿。”两人就是走是留发生了争吵,胡敏说,他当时有点赌气,就先走了。走了大概10多米,转过身来,发现看不见哥哥,“雾太大了,看不见人,我喊了一声,他也回了一声。”

胡敏以为哥哥会跟上,可走了约20分钟,再回头喊跟上,却发现哥哥没回应。“我心想原路返回,可以在山脚下等他,也没在意。”

在山脚下等了几个小时,吃了一碗面后,胡敏仍然没见哥哥下山,开始有点着急了。因为上山前两人的手机就没电了,他把情况告诉了村民,对方建议打电话报警。无人看管溜进景区说不清楚具体失联地点

当地派出所民警、村民问起胡力失联地点时,胡敏一直没说清准确位置,“我不熟悉山上情况,是跟着哥哥来爬山的。”

“我不该赌气,把他一个人留下。”6日,说起此事,胡敏不停喃喃自语。他说,以前几乎没登过这么高的山,而且当时气温很低,还没上到山顶,两人体力就不足了。“因为担心晚上赶不下山,我一直催着我哥赶紧下山,可能话说得不对,然后就吵起来了。”

6日,记者赶到龙池景区,唯一通道龙池隧道正在施工维修。告示显示,隧道按三个时间段开放:7点-9点,11点-13点30分,16点30分-18点30分。胡敏说,3日那天早上起来得早,当时没有人看管,“心想着既然都来了,我们就开车进景区去了。”

搜救无果多路力量搜救4天失联者至今仍没有音讯

当地村民介绍,山上夜间温度在零下10℃左右,得知有人遇险已是晚上,贸然上山搜救很危险。

3日晚,胡力、胡敏的父母连夜从仪陇乡下赶来。4日一大早,当地派出所、消防部门、村民组织20余人上山搜救。在胡力失联的狮子岗地点,救援队伍以此为中心,把方圆5公里搜了遍,却没找到任何有效信息。因山上温度低雾气重,上山没多久,救援人员衣服全被打湿。

当天下午,救援队伍换了一批人,再次上山搜寻。他们沿着龙池山门,经过杜鹃园、龙池湖,再沿着虹口景区方向来回搜救,仍无结果。其间,都江堰蓝天救援队等民间专业救援队伍,也组织了多批次救援力量前往搜救,仍无果。

5日下午,龙池派出所门口,胡敏坐在车上翻看着相机里的照片,低头沉默。那是3天前他和哥哥在山上耍雪时拍的。胡力的父母站在一旁,不时低头抹泪。这对只有小学文化、年过五旬的农民夫妇正经历煎熬,“不知娃儿到底在哪里?”胡敏带着颤抖的腔调细声安慰:“大伯大妈,莫急!”

为了搜救失联者,当地已组织了多批次近200人次上山,可截至7日上午,仍没有胡力的消息。目前,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

当地政府的尴尬

景区10年前已封闭 每年数千游客不请自来

事实上,这已不是当地第一次组织搜救失踪游客了。据龙池镇政府分管旅游的副镇长周悫介绍,以往也多次发生过此类事件,但失联者基本都在报警后很快获救,“没想到这一次搜救了这么久,都没有消息。”

搜救失联人员,对龙池镇来说,这几天几乎成了“头等大事”,而如何把这些不请自来的游客“拒之门外”,一直令当地政府“头疼”。

为了提升景区的影响力、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和接待能力,2005年,都江堰市政府开始封闭改造龙池风景区。然而就在即将完工时,遭遇了2008年大地震,景区遭到破坏。地震过后,政府再次启动改造,不料又遇到了2010年特大泥石流灾害。

经过两次灾害的冲击,景区道路、接待设施被大量破坏,景区从此再也没对游客开放过。“道路是烂的,山上随时都有危险,景区没有接待能力,进来的游客不方便,也不安全。”周悫说。

尽管如此,每年仍有大量游客不请自来。“每年至少应该有几千人!”周悫说,光今年元旦三天,当地就劝退了1200辆游客车辆。

如果采取严厉管控 做生意的百姓也有意见

周悫说,景区封闭这几年来,自驾游游客越来越多,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负担,与游客之间不愉快的事情也时常发生。

“遇到节假日,游客从成都甚至省外的重庆、西安等地远道而来,工作人员把他们拦在景区外面,他们肯定不高兴,有的不理解的游客还会责骂,甚至强行闯入。可一旦进来后,他们的安全谁来保障?”周悫说,每天早上7点过,当地就会安排人员到各个路口把守、巡逻,但有的游客会“打时间差”,趁晚上8点到次日清晨6点这段时间偷偷闯进来。

“如果真的要严防,我们完全可以采取凭身份证进出的措施,但当地老百姓又会有意见。”周悫苦笑着说,有一次景区工作人员把游客拦在路口,结果却发现人家是到村民家买山猪的,“村民因此对我大发雷霆,怎么做都难啊!”

事实上,信息的不通畅,也是导致大量游客进入的一个原因。2015年12月初,还有媒体在网络上发布龙池滑雪节的消息,后来当地政府不得不出面辟谣。

5日,记者在网上查询龙池景区相关游览消息发现,网上还有票价、路线攻略等。“信息不对称,很多人并不清楚龙池景区早已封闭,误导了很多外地游客纷至沓来。”周悫说,希望通过华西都市报呼吁游客,尤其是没有任何登山经验的非团体游客,千万不要贸然进入封闭景区。

民间救援的困惑

救援负责人:救援免费,村民去几次就不想去了

据龙池镇综治办刘主任介绍,此次参与搜救的有三股力量:政府组织的公安消防以及当地村民;家属出钱请的村民;民间自愿救援队等。

刘主任是此次救援的负责人,他说,因为没有专业的救援队,此次救援给他们带来了很大负担。以往遇到游客被困,第一时间会给都江堰市报告,请求上级部门调派专业消防队员前来搜救。他们有经验,而且有专业工具。其次,镇上会组织派出所民警、消防以及村上干部、有经验的村民前去救援。

刘主任说,除了政府系统的人员外,一些自愿加入政府救援的村民是免费的。像这一次,连续搜救了四五天都没有消息,上山下山次数多了,村民也有意见,毕竟他们还有自己的事要干。“不过没有办法,村民不去,镇上还得组织人员去。”

而对于家属自己出钱找当地村民做向导,刘说,价钱是家属和村民私下谈的,价格从上百元到几百元不等。

刘主任说,此次还来了不少民间救援队,他们相对要专业一些,也都是自愿、免费的。

“资金是个大问题。”刘主任说,要成立专业救援队困难很大,而临时组织救援队花销都不低,更别说养一支专业救援队伍了。而且景区不开放,本身没有旅游收入,救援队更加难以维持。

省登山协会:缺钱,每次救援都是志愿者AA制

1月4日,都江堰蓝天救援队安排了14名救援人员上山搜救,接下来几天又出动了近40人次。队长苟少林说,参加救援都是免费的,救援到目前已花了4000多元。“这笔钱都是我们几个队员自己掏的。”苟少林说,按照规定,每次出勤救援,费用都是AA制,“这样一来,一些还在考核期的志愿者坚持不下来,没多久就走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目前,四川省山地救援总队是四川省登山协会下属全省唯一一支山地救援队。该总队下辖11支支队,分布在宜宾、泸州等地,由登山志愿者经过培训后组成队伍,目前正式队员有170多人,候补队员1000余人。省登山协会副秘书长高敏说,目前专业登山救援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钱,而这直接制约着专业登山救援队的发展,“没有钱,设备跟不上,也没有经费组织队员培训。”

高敏说,每次去救援,花费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基本都是AA制,志愿者自己掏钱。“有时当地政府或被救者家属给予一点支持,但这样的情况很少。”

高敏说,要发展登山救援队,一方面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支持,另一方面也只能通过其他方式,获得一些企业的赞助,否则举步维艰。

数据

驴友遇险被困 2015年全省15起致5人死亡

四川作为一个多山省份,每年有大量驴友慕名而来。据四川省登山协会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省约发生了15起驴友遇险被困事件,造成5人死亡。2015年3月,彭州银厂沟,两名驴友闯禁入区被困,1人掉落山崖身亡。几个月后,黑竹沟陆续发生两起驴友遇险死亡事件,共有4人遇难。

就在胡力等人被困龙池景区前两天,为看新年日出,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的8名大学生被困都江堰与汶川交界处的赵公山,经过警民12小时跨年营救才脱险。

记者整理发现,这几年被困的驴友,多为没有任何登山经验、无准备的“菜鸟”,而遇险地主要集中在一些未开发的无人区或森林公园禁区,一旦发生危险,不能或者不会自救。统计发现,四姑娘山、贡嘎山、黑竹沟、赵公山、牛背山等地,为发生事故最多的未开发区域,几乎每年都有驴友有去无回。

少一点冲动,少一点风险

蒋璟璟不幸的故事,总是惊人的相似。又是驴友被困山中,又是一路艰险搜救。当然,我们还是期盼着,失踪者能够最终得救;期盼着,在焦急的等待之后,能够有一丝好消息传来。

而原本,这是可以避免的悲剧。10年之前,龙池景区就已封闭改造。对此,当地早已明确告知,并安排了专人设卡盘查。可即便如此,还是挡不住一些人寻求刺激、进山冒险的热情。冲动的代价,总归是巨大的。特别是当你缺少必要的训练和经验,缺少足够的装备和准备,贸然登山,无异于参与一场前途未卜的赌博。

有必要重申的是,所谓野外露营、登山探险,绝非大众化的户外消遣项目。可以说,这是一种小众的,需要以专业能力为支撑、需要以特定团队配合为保障的高风险运动。即便具备了一切条件,野外探险者还应该遵循“规则的指引”,并对那些显而易见的危险保持警惕。不顾一切地任性而行,最终很可能后悔莫及。

佰佰说:

少一点冲动,多一点审慎;少一点冒失,多一点敬畏。如此,我们才可以将自己从那些潜在的险境中拯救出来。好山好水吸引人,但量力而行是前提。在那些雷同的“登山意外”一再发生之后,世人理当重视并警醒。珍惜生命,莫让一次轻率的远行,制造轮番的险情。

( 责任编辑: 景建苗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驴友迷路被困不知报警 终被警方在48小时救出

2016.07.07

2074

兄弟俩为看雪毫无准备闯入封闭景区1人失联

2016.01.08

1592

擅闯崇州鸡冠山失踪 200警民连夜救下7驴友

2016.06.15

2175

6驴友违规穿越四姑娘山被罚

2016.09.04

2331

退休驴友登山后迷了路, 风雨中被安全解救

2014.10.27

1870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福建漳州:安全绳脱落,空调安装师傅从5楼坠下
2024.06.28 896
俄罗斯官员:发现3万名移民取得公民身份但不登记兵役,已将1万人送往前线
2024.06.28 694
第一起涉及电动行李箱案件!中国留学生在大阪街头骑电动行李箱 被控“无证驾驶”
2024.06.28 885
宁夏一医院患者输液被收座椅费,看当地如何回应
2024.06.26 828
北京一女子被情夫下毒杀害 8粒头孢成夺命武器
2024.06.26 985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