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电子监管码事件续: 三药企联合声明斥政策不当

2016.02.01 09:57 1596

国家食药监总局强制推广药品电子监管码一事,先遭湖南养天和大药房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起诉,如今又被老百姓、一心堂和益丰药房三家上市公司联合反对,指其“不公平、没必要、不应该”

1月30日下午,医药上市公司老百姓(603883.SH)在官网刊登一则与行业另外两大上市公司一心堂(002727.SZ)和益丰药房(603939.SH)的联合声明(下称《联合声明》),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称国家食药监总局)强推药品电子监管码 “不公平、没必要、不应该”。

《财经》记者多方核实,证实《联合声明》确由上述三家公司联合发布。《联合声明》总计1200多字,详述了反对强推药品电子监管码的缘由,直指该政策为“不良政策”。

这份《联合声明》可视为湖南养天和大药房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养天和)状告国家食药监总局强推电子码的“延续”。

1月25日,养天和因不满国家食药监总局强推药品电子监管码将其诉至法院。《起诉书》请求确认被告国家食药监总局强制推行电子监管码的行政行为违法;请求判令国家食药监总局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对被告国家食药监总局所制定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的多个条款进行合法性审查。

《联合声明》称:“对于养天和起诉国家食药监总局的行为本身,我们不予评价,但是对于诉状里面的内容,确属感同身受。”《联合声明》中提及“占据终端份额80%的医院不赋码没有任何惩罚,只占据终端份额20%的药店不赋码就要取消经营资格”,此为“不公平”;“不结合原有批号管理、条形码管理进行药品监管信息化的统一规划,而是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单独推行一个作用微乎其微的药品电子监管码,置中央三令五申不得搞重复建设的禁令于不顾”,此为“没必要”; 完全漠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事实,以巨大代价强推电子监管码只为解决医药市场上绝对不占主流的回购药问题,此为“不应该”。

所谓“药品电子监管码”,是指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编码技术,给药品最小包装上面赋上一个电子监管码。通过这个电子监管码给药品一个“身份证”,主要目的是监管药品质量安全。

国家食药监总局于2005年推出药品电子监管码,最初仅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重要和特殊药品实施电子码,后被推广到基本药物,要求电子码全环节覆盖。按照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未通过新修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企业停止经营的公告》及《关于全面监督实施新修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有关事项的通知》,2016年1月1日起所有药品经营企业均要实施电子监管码,否则“停止其药品经营活动”。

据《财经》记者了解,药品电子监管码自2005年面世后即引发争议——支持者认为可以阻止假药泛滥、规范市场;反对者则认为,电子监管码无法解决假药流通问题,是一个重复建设工程。

一位医药上市公司高管此前向《财经》记者表示,作为上市公司,他们本身就有一套非常完善的ERP系统了,再搞“电子码完全是浪费”;但也有医药公司高管对《财经》记者强调,一些零售药企反对电子码只是因为“触碰到他们的利益了”,“现在药品上只有条形码、批号,根据这些信息可能也能查到假药,但假药是从哪里来的、流向哪里,这些具体信息查不了,只有电子监管码可以做到。”

北京律师周泽是反对推广电子码的代表人物。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也曾力推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码,这一政策也遭到很多相关企业的抵制。2008年8月1日开始,10家防伪企业分三批针对国家质检总局强推电子码一事发起诉讼,指其涉嫌行政垄断。作为当时的代理律师的周泽向国家质检总局发函,建议停止电子码的推广。2008年10月,国家质检总局撤销了“产品质量电子监管推进领导小组”和“产品质量电子监管推进工作办公室”。国家质检总局强推电子监管码的做法由此搁浅。

此次养天和状告国家食药监总局,作为代理律师之一的周泽认为,国家食药监总局推的药品电子监管码和国家质检总局推的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码“是一回事”。 “电子监管码从一开始搞就是企业的生意,却在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情况下被当着国家机关去推广成一个行政措施,并且推广过程中受到质疑就逐渐出台文件为其提供依据,”周泽告诉《财经》记者,“电子监管码没有存在的必要。”

安全网延伸阅读: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

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管理系统是针对药品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的状态监管,实现监管部门及生产企业产品追溯和管理,维护药品生产商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药品电子监管是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编码技术,给药品最小包装上面赋上一个电子监管码。通过这个电子监管码给药品一个合格的身份证。实施电子监管以后,企业通过电子监管系统上传信息,使得赋码药品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被实时监控。

( 责任编辑: 刘宇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药企状告食药监总局续: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2016.02.05

1287

电子监管码事件续: 三药企联合声明斥政策不当

2016.02.01

1158

揭秘非法收药利益链:医保套现回收药品流向农村

2016.01.28

1149

药店状告食药监总局官商勾结 与阿里合谋牟利

2016.01.27

1342

食药监总局通报4批次不合格食品 京东天猫上榜

2016.03.30

2068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杭州一9岁围棋少年疑遭父亲家暴跳楼身亡,围棋协会回应
2025.05.23 603
毕节市大方县发生两起山体滑坡致多人被困,当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2025.05.23 723
深圳一女子拒绝乘车遭摩的司机当街殴打?深圳警方通报
2025.05.23 713
青岛一名9岁小孩被其父亲殴打致死,警方通报
2025.05.22 709
痛惜!云南陆良县发生一起装载机致人伤亡事件,造成6死4伤
2025.05.22 742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