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城区宣武艺园地下停车场项目施工工地,一个印有二维码的告示栏立在门口,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工程名称、施工地点、运输时间、车辆审批时间……各项车辆信息都可以看到。这是西城区刚刚建立起来的渣土运输车辆“二维码”管理新模式,车辆是否违规运输,一扫便知。
笔者在西城区渣土管理所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西城区内120余个施工工地渣土运输车辆进行档案整理,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随后一个自动生成的“二维码”就出现了,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后城管、环保等相关部门在路上或者工地检查渣土运输时,只要一“扫”就可识别渣土车的身份。
建立新的管理模式,是为加强西城区施工工地管理,避免建筑垃圾运输车辆造成遗撒、扬尘等违法违规运输现象对城市环境造成影响。“二维码”渣土运输准运证为一个月左右的有效期限,管理所工作人员将跟进车辆信息变化,更新二维码,确保对渣土运输的及时管理。
佰佰安全网延伸阅读:渣土运输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发包把关不严,施工工地缺乏监管。一段时间以来,绝大部分的工程渣土运输招投标依然采用工程总承包商承接业务,再分包给各渣土运输公司甚至是个体“黑车”,造成了渣土车主的利益驱动和不公平竞争,不仅扰乱了渣土运输市场秩序,也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绝大多数施工工地出入口未按规定进行硬化,没有设置清洗设备,没有做到在渣土车驶出工地前对车容车况、密闭措施、装载情况等进行检查,致使渣土车车身、车辆号牌附带大量渣土从工地驶出,造成抛洒滴漏,影响了市容市貌。
准入标准不高,非法营运现象普遍。之前,扬州市区渣土运输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对渣土运输没有限制,市区绝大多数渣土车和运输从业人员为个体经营,无专业的渣土运输公司,驾驶人多为外地驾驶人,年龄偏低、驾龄偏短、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安全意识较差。经整治后,目前,仍有一批渣土车未办理《道路运输证》,这批车辆多为2012年从外地转籍至扬州,由于车型老旧,不符合办理《道路运输证》的相关规定,加之监管不到位,绝大多数处于无证运输状态,严重扰乱了渣土运输市场的秩序。
交通违法突出,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尽管交管部门加大了路面执法查处力度,但不少渣土车车主为了赶工期、追进度、多赚钱,长期与交警打游击,躲避查处,渣土车乱停乱放、抛洒滴漏、超载超速、污损号牌、不盖密封盖板等违法行为普遍存在。通过几年来的数据分析,涉及市区渣土运输车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去年,市区范围内共发生了9起与渣土车有关的重大事故,致9人死亡,2人受伤。
污染环境严重,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绝大多数渣土运输公司采用卖土的方式处理渣土,对那些无人买的渣土,往往随处倾倒,给市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同时,渣土车抛洒滴漏现象依旧严重,既污染了城市道路又妨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加之渣土车在居民区乱停乱放,行驶中发出的噪音大,交通违法和事故多,严重地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休息,市民怨声载道,反映十分强烈。
更多环境安全资讯,尽在佰佰安全网。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常识知识,您还可以关注安全科普、流言留言、你知道吗、安全品鉴等相关频道
( 责任编辑: 刘宇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