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首例H7N9感染病人脱险 历经80多天生死战

2016.03.23 09:17 1362

据获悉,今年我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人——张某历经80多天的生死之战,现已脱离生命危险,目前处于康复中。

“2016年1月3日早上7点,家住鄞州区云龙镇的51岁张某因接触活禽致“发热”从我院急诊转入ICU(重症监护)病房时,肺几乎全白。”鄞州人民医院ICU主任安敏飞想起那一幕,至今仍难以忘怀。

那天安敏飞正在老家享受元旦假期,睡梦中被值班医生电话惊醒,说急诊有一位在菜市场卖猪肉的病人,发生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迷糊中她立马想到有可能是H7N9禽流感,赶紧告知医务人员做好防护措施,马上把病人收治负压隔离病房,结果当日下午3点,化验检测报告结果确认了她的判断:H7N9核酸为强阳性。从那一天起,医护人员全副武装,戴上N95口罩,穿上隔离衣、鞋套,戴上防护眼罩及帽子。从此陪伴张某闯过了一个个鬼门关,见证了一个个生命奇迹。

患者病情险恶,医生成功打响头仗“保肺”战

据安敏飞介绍,头一天张某的病情险恶,体温持续升高,胸部CT提示肺部病灶持续进展,肺几乎全白,纯氧呼吸机高压力支持通气下血氧饱和度仍下降至70~80%。呼吸机持续使用了一天后血氧饱和度仍不见明显上升。“当时张某已神志不清,口唇发紫,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安敏飞说,若再不采取措施保护肺,张某随时都会因呼吸衰竭缺氧而死亡,于是经该院禽流感专家组讨论研究决定用人工肺(ECMO)进行呼吸替代治疗,使王某的氧供得以维持,并实现损伤肺的休息和保护。

该院呼吸科专家俞万钧副院长接到安敏飞的汇报后,立即请市卫生局协调,请浙江省人民医院和宁波二院的体外膜肺氧合团队,给张某实施紧急留置血管导管并体外转流,上机后张某的血氧饱和度迅速上升至90%左右。1月5日下午3点俞万钧副院长冒着痰液四溅被感染的危险又亲自为张某行支气管镜检查,吸痰操作并吸出大量淡血性痰液……经过该院医务人员两天两夜的全力抢救,总算把张某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

面对新的挑战,医生做出新的抉择

1月10日晚上9点30分,张某突然出现全身寒战抽搐,右股静脉ECMO管置管处有少许渗血,体温上升至39.4度,其主治医生周成杰见情况不妙赶紧汇报上级领导,该院院长陆勤康及副院长俞万钧、陈国忠等接到汇报后立即组织禽流感专家小组对其进行抢救。马上予右股静脉ECMO管置管处换药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药物控制寒战抽搐……张某的病情越来越危重,右股静脉ECMO管置管处采取加压止血已经止不住,血如潮水般往外渗,4个小时不到就渗血约500毫升,血压持续性下降约84/54mmHg……

究竟是何原因让张某的病情加重?此刻专家们除了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外,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病因。一项项检查展开,在血培养里发现了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经过专家组研究讨论后确定是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

“由于张某身上置入多根导管,留置时间比较长,但目前病情不允许拔除导管,这在治疗第一阶段专家组已经预测到张某有可能发生血流感染、出血、肺部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俞万钧院长说,找到病因后立马对症下药,经过一天一夜的抢救,直至次日下午5点,张某的生命体征总算恢复平稳。

专家们刚刚松了一口气,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张某的气管插管留置时间已经超过十天了,若不拔管易造成口腔溃疡等并发症,但他仍不能自行呼吸还要靠呼吸机辅助呼吸,怎么办?按常理张某得做气管切开术。“可是张某的情况和一般患者不同,因为张某一直在做ECMO治疗,得长期使用抗凝药物同时进行,若此时进行气管切开术,术后风险大易造成大出血。”俞万钧担忧着,并组织专家们研究讨论解决方案,最后决定先暂停抗凝药物2个小时,然后再行气管切开术。俞万钧亲自主刀,历时近一个小时,手术过程很顺利,并未出现出血等并发症。

终于又挺过一关了,在场的每一位医生无不为张某捏了一把汗。

张某的病情变化莫测,反复无常,医生每天都在为选择保护他的哪个脏器而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病程持续了近一个月,人工肺已使用了20多天,多次尝试暂停人工肺氧合器,可一旦停机张某就出现血氧饱和度急速下降,只能宣告撤除人工肺失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患者突然又出现气胸、血小板偏低、肺部感染加重等症状……

“难题又出现了,若ECMO及深静脉等导管继续存在,感染源难以消除,随时可能因感染性休克而死亡。可目前患者肺功能差,只能依靠呼吸机联合人工肺支持下血氧饱和度才能维持正常,若ECMO撤机后患者随时都会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俞万钧院长说,真的是两为其难,但必须做出抉择。

2月3日,全院专家进行研究讨论,并取得张某家属的同意下果断决定撤离ECMO治疗。

据俞万钧院长介绍,撤机后张某的血氧饱和度一度难以维持,并出现感染性休克,予调高呼吸机参数及抗感染治疗后其循环呼吸才逐渐恢复正常。

一个月后禽流感病毒指标转阴

经过该院医务人员近一个月的精心护理及争分夺秒的抢救,张某的禽流感病毒指标总算转阴,肺部感染也得到了控制,神志转清,已调低呼吸机支持条件,张某总算是挺过了最艰难的一关。

“得到爸爸神志转清并被撤除隔离时,我们全家人都很激动,这一个月对于我们来说简直是度日如年,我妈妈更是整天以泪洗面。爸爸的病情时好时坏,我们的心情也此起彼伏……”其儿子小张一提及张某的病情时,至今仍胆战心惊。

ICU主任安敏飞也禁不住感慨:张某当时病情及其危重、身上管路又多,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多,险象环生,医生时刻监测着病情变化,不断调整治疗方案。护理团队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护理。为防止长期卧床导致压疮及静脉栓塞须定时给张某翻身,可张某体重较重,翻身时需要3—4位护士穿上防护服进入到负压隔离房间,才能翻得动。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护士的活动区域只能局限在那间十平米不到的负压隔离“舱”房内。为避免频繁上厕所,每个人进“舱”前都不能喝水,一干就是4个小时,轮到换班时,全身都湿透了,脱掉防护服,里边的工作服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她们的面颊因为长时间戴着厚厚的防护口罩捂得发红,眼睛水肿,有的甚至出现过敏……

撤除隔离后,按理医务人员这时该松一口气,可张某的病情仍反复变化无常,时而出现发烧、拉肚子、气胸,肝功能异常等症状……,医生们丝毫不敢马虎,24小时全程监护,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一旦出现病情变化及时救治,历经60几天的奋战,张某的病情总算趋于平稳。

难关闯过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好的体能也是与病魔斗争的一大资本,如今肺是保住了,肺部感染也控制住了,我们又面临着新的挑战,接下来要尽快恢复他的体能。”安敏飞说,由于张某之前昏迷一直处于躁动状态只能使用药物镇静,一则是为了减少其心肌及肺部的耗氧量,二则是提高人和呼吸机的协调性,保持足够的体能与病魔抗战,但镇静药物的长期使用又给张某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如肠蠕动恢复慢,四肢肌力减弱,还有病毒本身引起危重病肌病等。之前尽管每天营养液通过胃管直接缓慢注入,但张某还是瘦了四十几斤。从医学上讲,多一次管路的插入,就多一次感染的几率,尤其是张某这种身体虚弱的病人更是经不起感染的折腾。禽流感病毒指标转阴后,防感染是重中之重。医护人员每为他做一项操作都是小心翼翼的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还定时为他做各种功能锻炼帮助其恢复四肢肌力。

经过近一个月的康复锻炼,可喜的是,张某的四肢肌力及呼吸功能已逐渐恢复。如今呼吸机支持压力参数不仅越调越低,他还可以自行播放收音机听音乐、看报纸、玩手机等。

“我爸爸一个月前,手脚软瘫,根本不能移动更别说用手拿东西了,如今他可以用笔写字和我交流了。看着他一天天好转,我心里很高兴也很感激鄞州人民医院的所有医务人员,是他们救了我爸爸,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春节时,该院副院长俞万钧及陈国忠仍惦记我爸爸的病情,专程从家里赶来医院探望……”其儿子小张很激动。

和小张一样激动的还有该院的医务人员,这个因为张某而临时组建的禽流感抢救小组,陪同着张某一起在生命的边缘,不分昼夜、连续奋战了80多天,终于将他成功救治。

( 责任编辑: 胡玲玲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首例H7N9感染病人脱险 历经80多天生死战

2016.03.23

1028

上海确诊1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2016.01.09

1289

北京新添一例H7N9病例 目前病情危重

2016.06.16

2077

江门首例感染H7N9患者死亡

2016.02.19

1415

台湾南投发现第2例H5型禽流感病毒 扑杀2000多只鹅

2015.02.12

1181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高温橙色预警 北方局地可达42度 高温时长达8小时以上
2024.06.12 678
最新消息!突发!新疆两地发生地震
2024.06.11 763
公交车失控后发生碰撞致1死8伤,天津警方:司机突发身体不适
2024.06.11 691
四川阿坝州5名网友登山,1人坠崖身亡!涉事地严禁擅入!官方最新回应
2024.06.07 807
直播平台斗鱼主动退缴涉主播非法收益超1亿
2024.06.06 831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