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6点多,经3小时转运,人体器官捐献者靳军华的心脏平安抵达北京,被送往北京阜外医院手术室。受捐者是一名64岁老人,患有多种症状的心脏疾病。昨晚10点多,老人手术成功。
据了解,捐献者是襄阳市中心医院医生,因车祸数天前被诊断为脑死亡,家属有意捐献其器官。昨天中午,其心脏、肝脏、双肾被取下,分别用于救助4名患者。
老人患病心脏衰竭
昨天下午6点多,经过3小时转运,北京阜外医院心脏外科医生王跃堂从武汉飞抵北京。王跃堂拎着装有心脏的保存箱,一路小跑赶往手术室,受捐者已早早躺在手术台上,医生正在为其进行麻醉、插管等准备工作。
据受捐者的儿子吕先生介绍,他们来自浙江金华农村。父亲64岁,是地道的农民,生病前以木材加工为生。3年前,老人检查出心脏病,住院一段时间后病情好转,医生安排父亲在家休养,并嘱咐按时吃药。他在外务工,家中还有两个姐姐,但不是一直在家,后来才知道父亲没有按时吃药,“父亲认为能吃能喝,还能干活,就没当回事”。
吕先生说,去年12月的一天,他接到母亲电话称,父亲的心脏出了问题,“心慌,晚上睡不好,坐立不安”。他从外地赶回家,将父亲送往当地医院治疗,诊断结果为心脏衰竭。经半个月住院治疗,“医生说,不做换心手术,父亲最多只能活两年”。医生为其安装了ICD(植入型体内自动除颤器),以暂时降低风险。
儿子连夜赶往北京
为给老人治病,吕先生曾到上海多家医院咨询,均被告知心脏器官非常少,要排队等候。“医生说,从等待受捐的患者和器官数量来看,机会十分渺茫。”
吕先生说,今年1月3日,他陪父亲到北京阜外医院就诊,随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大概在一周前,父亲被转入心脏移植病房,“但医生说心脏器官有限,一周内只有两次配对机会,要排队等候”。后来临近农历新年,医生说节前进行手术的可能性不大,他于是回到家中处理一些事务。
吕先生说,前天晚上11点多,他刚到家里躺在床上,就接到母亲电话称,器官配对成功,可以手术。“我猛地坐起来,立刻穿上衣服,从上海转机连夜赶往北京。”
北京阜外医院心脏移植病房心力衰竭中心副主任黄洁说,老人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脏扩大、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等多种症状的心脏疾病,病情十分严重。其最初被送往心衰病房治疗,后因病情严重被转至心脏移植病房。
黄洁说,患者在一个多月前已出现夜间陈发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伴双下肢水肿。“这几天更为严重,喝几口水都能咳痰。”1月初的诊断结果显示,患者病情严重,入院后发现其对药物反应差。经医院伦理委员会一致同意,应尽早进行心脏移植,遂转入移植病区治疗。
心脏移植手术成功
昨天下午4点多,吕先生从浙江老家赶到北京阜外医院。
黄洁说,心脏器官来自武汉同济医院。老人入院后,她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各地医院,于前天晚上接到武汉同济医院通知称,有一名患者愿意捐出心脏。“我们连夜布置任务,安排3名医护人员赶赴武汉进行摘取手术。”
王跃堂说,同去的还有一名护士和一名麻醉师,他们在凌晨5点多起床,乘机飞往武汉,在中午时降落。“来不及吃饭,只能直奔医院手术室。”经评估,捐献者器官符合捐献标准。他们将摘取下的心脏装入保存液中,层层包裹,然后离开,迅速赶往机场。
王跃堂说,捐献者离世后,在一般条件下,大器官要在10分钟内实现快速降温、灌注保存液,否则便无法使用。同时,“就心脏活性而言,从停跳到复跳保证在6小时内,安全性最高”。他们赶到机场时,飞机已快起飞。机场工作人员为他们安排了绿色通道,以便他们能顺利登机。“让患者少等一些时间,手术就多一分保障。”
昨晚10点多,经4个多小时手术,老人心脏已复跳成功,体外循环机停止使用。老人被推出手术室,送往ICU监护室治疗,预计两三天后可转入普通病房。
■人物
年轻医生器官救4患者
据了解,此次的心脏移植手术,捐助者是襄阳市中心医院医生靳军华。黄洁说,医生捐献器官在全国并不多见,靳军华则是北京阜外医院首例身份为医生的供体。
据武汉同济医院工作人员介绍,靳军华是医院整形美容科医生,36岁。其妻子也是医生,孩子只有3岁。10多天前,靳军华遭遇车祸,被醉酒司机撞至重度脑外伤昏迷,生命垂危。家属联系医院称,若靳军华不幸离世,可捐献其器官。后经红十字会协调,靳军华于前天被转往同济医院。经诊断,确定其脑死亡。昨天中午,靳军华被推进手术室,其心脏、肝脏、双肾被取下,分别用于救助4名患者。
吕先生的父亲是4名患者之一。整个下午,吕先生都等在手术室外。他表示,很感谢捐献者的爱心,使得父亲能继续活下去,“我会好好照顾父亲,让捐献者的心脏继续跳动。我相信,对他来说,这是最好的回报”。
更多安全资讯,尽在本安全网站。想了解更多公共安全知识,您还可以关注安全科普、你知道吗等相关频道。
( 责任编辑: 孟洋洋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