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整整8年过去了。巨大的震动,撕裂的哭喊,无尽的伤痛,凝固的记忆,一切仿佛就在昨天。8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遥望汶川,回忆那场无比惨烈的灾难。很多媒体都拿出版面和时段,对8年前的那场地震做了专题报道,追忆那些难忘的人物和场景故事。往事历历在目,犹如波澜起伏的浪花,让人回忆起了 8年前的岁月,以及8年来发生的点点滴滴。
有人说,这是一个娱乐主义时代,也是一个善于遗忘的时代,这样的集体追忆并无意义,对于那些并非地震亲历者来说,汶川地震早已经成为了“过去时”。事实果真如此吗?这一场地震,以及伴随地震发生的许许多多事情,真的在时光面前,如同大浪淘走的沙子,不掀起半点涟漪吗?
就在几天前,慈善家余彭年遗产案尘埃落定,他的后代终于达成和解,这也意味着余彭年先生百亿裸捐的承诺得到了实现。这起遗产案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人性,看到了复杂的生活,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但不管如何,以余彭年先生百亿裸捐为代表,中国慈善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峰期。这样的分水岭,正是从2008年汶川地震开始的。
我们没有忘记,随着地震消息的传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充分展开。地震是无情的,爱心是无价的。一笔笔带着温度的捐款,帮助灾区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也让我们看到了慈善的力量。以此为标志,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民慈善的新纪元。当然,“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伴随着慈善高峰的到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不管怎样,这属于“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我们毕竟跨入了慈善新时代。而现在,随着慈善纳入法律和制度的笼子,慈善也得到了越来越好的发展。
8年前的这场地震,改变了太多太多。地震,不仅让人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让人们看到了建筑物的脆弱。这场地震期间,一所屹立不倒的良心学校,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用良心给孩子们建不塌的学校,用标准保证建筑物的质量,一时间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汶川地震的发生,引起了建筑界的高度重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标准,已经成为共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现在,我国的防灾减灾水平已经取得巨大进步,逐渐形成了现代减灾理念,由气象、水文、地震、海洋等系统形成的综合减灾体系,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场地震的影响,不只是宏大叙事,还写在很多人的记事本里。有媒体就“汶川地震给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做了调查,其中,“更注重生命健康和个人安全”,“更加珍视家人和亲情”,“学会了活在当下”,“开始关注地震逃生、自救知识”……都成了回答项。拿“家人和亲情”来说,中国传统上是以家为单位的社会,自古就重视“家文化”。在这场地震之前,不能说人们不重视“家人和亲情”,但这场地震的发生,确实让人们看到了灾难的突然和无情,让人们更多珍惜现在的生活,善待现在拥有的一切。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说过:“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每一段过往都是一种难得的经历。你所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到过的人和事,并不会随风而去,而是会深藏在你的气质里,在举手投足间散发出来。
伟大的汶川抗震精神,已经深深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如果有心列举,因为这场地震带来的改变和进步,还有很多很多,具体到个人的生活叙事,更是有着丰富和开放的答案。把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变化,也是对这场地震的最好纪念。
佰佰安全网提醒:
中国地震分布
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这5个地区是:台湾省及其附近 海域;西南地区,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部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
从中国的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中西部直至云南,有一条纵贯中国大陆、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地震密集带,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强烈地震,被称为中国南北地震带。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该带中南段。该带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内,向南可到缅甸 。
根据地质力学的观点,中国大致可分为20个地震带。
中国主要地震带:
台湾带、海原-松潘-雅安带、河西走廊带、炉霍-乾宁带、天山带、闽粤沿海带、山西带、马边-巧家-通海带、花石峡带、哀牢山带、东北深震带、渭河平原带、冕宁-西昌-鱼鮓带、拉萨-察隅带、兰州-天水带、营口-郯城-庐江带、银川带、腾冲-澜沧带、西藏西部带、河北平原带。
( 责任编辑: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