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夜里,5周岁男孩小杰的父母经历了此生都难以忘怀的90分钟———从突然发现儿子“失踪”到惊惶失措地四处寻找,再到寻回儿子,这对年轻夫妻经历备受折磨的心理煎熬。与此同时,在找寻过程中,上百名相识或不相识的邻里、朋友带来的帮助,也令他们感受到浓浓的温暖。
19:25 小杰走失了
晚饭后的时光,不少小区都热闹非凡,这是许多健步、健身爱好者出动的时间,但因为前天闷热,江东BOBO城小区比以往略显安静。
在小区中心区域的健身会所三楼,小杰妈妈和几个伙伴开了一家儿童托管所。19点左右,吃过晚饭,她带上老公、儿子去修托管所里坏掉的水龙头。
“我们先到了三楼,然后我到一楼的前台去借工具,小杰也跟了去,蹦蹦跳跳的,我们也没在意。”小杰妈妈说,小杰几乎每天都会去那里玩,对会所的布局非常清楚,她也放心地跟在后面。19点25分左右,她回到三楼,细心的小杰爸爸问:“儿子呢?”她这才意识到儿子没跟着回来。
“刚开始我还很淡定,想想这里都很熟,儿子等会肯定会自己回来的。”小杰妈妈说。
但小杰爸爸却淡定不了,立马到楼下健身房里去找,没寻到,又急吼吼地跑回家去找。“听到他爸爸电话里焦急的语气,我才知道,小杰没在家。这下,终于意识到,儿子不见了。”
19:48 发出第一条寻人微信朋友圈
小杰妈妈说,在意识到儿子不见的那一瞬间,她一下子呆了,脑子里全是各种新闻里、传言中的孩子失踪案例。在确认儿子不在健身会所和家里后,她首先想到要在微信朋友圈发消息,要把寻找儿子的信息尽快扩散出去。
19点48分,小杰妈妈在发出儿子的3幅近照后附言:紧急,小杰在半小时内于BOBO城小区健身房和父母走散,速扩散!并留下了两个手机号码。
“其实我也有顾虑,担心给别人添麻烦。但当时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找孩子要紧。”小杰妈妈说,这是她用微信以来,第一条没有收获“点赞”的消息,紧跟着的75条评论,条条都是关切。有确认消息是否属实的,有赶紧出主意的,还有询问是否需要帮助的。
“找到了吗?”
“赶紧联系保安!”
“是你儿子吗?”
“报警、看监控!”
“刚那边散步回来,没看见独自一个人的孩子。”
“需要我们帮你跑跑看吗?”
“让物业广播喊一下”
……
这个略微有些闷热的夜晚,寻找小杰的消息在微信圈里不断刷屏,半小时内,有30多条差不多的内容不断重复扩散。在小杰所在的幼儿园班级群、小区妈妈群、BOBO城吃货群、小杰妈妈所经营的春雨儿童家父母群等多个网络“区块”内,这一消息也不断发酵开来。
20:00 邻居出动,搜遍BOBO城
闷热的天气,突然下起了小雨。但这丝毫没有阻止微信里那些邻居、朋友对寻找小杰事件的关切。20点左右,看到小杰走失消息的许多邻居都出门了,他们要帮忙找找这个邻居的小孩儿。
“我们去小区东边的别墅区看看,那里离健身会所近,而且旁边有条小河,比较危险。”小杰幼儿园里的同学,有一半都住在BOBO城,同学隽隽的父母刚把在外参加培训的隽隽接回家,就再次出门寻找小杰去了。
“我负责北门那一带”“我去西门那边几幢楼逛逛”“小区中庭的景观带,我来找”……既是同学的家长,又是邻居,爸爸妈妈们一呼百应,纷纷走出家门,一路手电照着,并高声呼喊着小杰的名字。
“小区里面你们负责,我让小圆爸爸骑个自行车,去小区周围看看。”有住在隔壁陆嘉家园小区的同学家长说。甚至连住在高新区的小杰学习跆拳道的老师也驱车赶来了。
一路上,认识的,不认识的,所有知道小杰走失的邻居们,纷纷改变了既定的散步线路,开始往楼下小径、黑暗的草坪树丛、偏僻的河道旁钻过去。
“因为时间紧迫,也来不及加微信好友,直接就用手机拍下朋友圈里小杰的照片,比照着搜索‘目标’……”一位年轻的妈妈也加入了寻找小杰的队伍中,她并不认识小杰,只好采用这样的办法来尽快记住小杰的模样。
20:20 小区南门检查进出车辆后备厢
立即报警是孩子走失后的重要选择,小杰妈妈也不例外。在发送完朋友圈后,她立刻打电话报警。前来处警的警察在了解情况、给小区物业部署了相关工作后表示,孩子走失的时间不长,而且警方警力有限,还是要发动左邻右舍大家一起找。
20点05分,在邻居崽崽妈妈的陪同下,小杰妈妈开始查看健身会所的监控。因为太着急了,一开始还把监控视频的日期看错了,在出入口一直没看到小杰的身影,于是大家都以为小杰没有走出会所。
“会所里正在健身的二三十个邻居知道后,也加入到寻找的队伍里。”小杰妈妈说,大家查遍了游泳池、健身房、淋浴室,甚至包括每一个空房间,但还是没找到。
20点18分,再次查看监控,才发现小杰在19点25分一个人走出了健身会所。
走出了会所,在这个有着60幢楼、近3000户居民的小区里,小杰能到哪里去?其间,小杰爸爸两次回家,都没等到儿子。
“最怕最怕,就是被人带出小区!”
20点20分,小杰妈妈和一个不相识的年轻妈妈一起,来到小区南门,这是进出会所车辆的必经之路。保安表示,业主开车时如果是刷卡进出,他们无权查看车辆后备厢的,但鉴于当时情况紧急,可以由小杰妈妈拦车,跟每一位进出的车主解释,征得对方同意后再进行查看。
“陪我一起的那位邻居说,你再去其他地方找吧,这里交给我。”小杰妈妈说,她并不认识那位邻居,甚至在离开之际连道谢也没来得及说一声。“后来看到朋友圈里有人说,那位邻居在南门检查过往车辆的后备厢,大家都挺配合,我真是感动得无以复加。”
20:50 小杰找到了,被“谈心”到23点
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在不断发酵,小杰妈妈陆续接到各方的关心问询电话。20点45分左右,手机马上就没电了,她必须回家充电。
“我忘了带门卡,只好摁邻居家的门铃,请对方帮忙开下门。”但2楼对门的那户人家没人在,小杰妈妈只好再试摁三楼亮着灯的那户人家。
三楼原先住着一个小朋友,是小杰的玩伴,但几个月前随父母搬离了这里,当天是到奶奶家来聚餐。“楼梯口的呼叫接通了,也许是太着急了,我第一句话不是叫对方帮我开门,而是鬼使神差地问了句‘小杰在你们家吗’。”小杰妈妈说,在得到对方肯定的回答后,她“整个人都软了下来”。
20点50分,利用手机里的最后一点电,小杰妈妈发出了当晚的第二条微信朋友圈:孩子找到了!
短短五个字,却让整个小区沸腾了。路上的人们奔走相告,手机各个圈里也不断实时更新着这一最新进展,不少人都发出了双手合十感恩和喜极而泣的表情包。
在这条微信下面,一堆点赞的,还有近百条评论。“狠狠揍他一顿”“算了吧,还是不要吓着孩子”“夜里给他好好上一课,吓死人了”……这个夜里,和小杰父母共同经历了提心吊胆90分钟的邻居、朋友们纷纷表达着自己的情感,读来温暖又亲切。
21点06分,小杰妈妈再次更新朋友圈,“复盘”了小杰的走失。原来小杰从健身会所离开后,径直回了家,但家里没人,就溜到了3楼邻居家去玩。
“其实他能背出我们的电话,也知道该怎么应对走失的境况。这次,可能是他觉得自己就在家附近,很安全,完全没想到要借个电话给我们说一声。”
小杰回家,激动得爸爸热泪盈眶。“我心底是很希望他能揍儿子一顿的,但看起来好像不舍得。”小杰妈妈说,当晚,他们和小杰“谈心”谈到了23点。
“虽说是虚惊一场,但到底惊动了许多邻居一起帮忙寻找,真是让我们又羞愧又感激。比起儿子重回身边,我的另一重收获就是,发现了就在身边的、浓浓的邻里关爱。”
记者手记
“互联网+”时代的邻里情
虽然是虚惊一场,但在这个闷热的夏夜里,BOBO城小区里许多热心邻居和小杰父母感受了90分钟的提心吊胆。
高高的大楼,进出有车辆代步,沟通不再“靠吼”。人手一部手机,左邻右舍通过一个个即时沟通软件,似乎比在实际生活中更热络更熟悉……但和以前坐在平房前,大人小孩摇把蒲扇,家长里短聊着天的场景相比,是不是会“冰冷”了些?
我想,答案当然是不。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邻里相处模式也会改变。但不管是根植于旧时建立在单位宿舍、大家知根知底、时常面对面沟通的邻里关系,还是根植于现在商品房云集、左邻右舍都是陌生人、需要借助互联网科技来进行了解沟通的新型邻里关系,其最核心的本质并没有变———那就是互帮互助、关爱和谐。
“为了这些邻居,我也不卖房子了。”这是一位80后年轻妈妈在亲历寻找小杰90分钟后,发在微信圈里的感慨。直至当天24点甚至第二天凌晨,小杰妈妈还不断接到各方打来的询问电话,关心孩子找到了没,这可能是孩子走失信息在“多手”转发后的滞后反应。
“我连他们姓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在那一刻,孩子成了纽带,邻里间产生了共情,才会有这么多人陪我一起寻找儿子。”小杰妈妈这句话让我恍然大悟,心底有慈爱、善良,这或许才是让互联网引爆邻里情的那个“+”。
佰佰安全网提醒:进入夏季天气炎热,家长要看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要粗心大意,以免孩子发生意外安全事故。
( 责任编辑: 孟洋洋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