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一些市民选择到海边游玩,在享受美景之余,更享受了海鲜大餐,而小龙虾也是吃货们的首选,在满足自己口福的同时,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人担忧,那么我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食品卫生安全我们也需注意,每年因此住进医院的人不在少数,佰佰安全网专注安全常识的小编为您盘点了近年来发生的因海鲜中毒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
福建:73人吃海鲜致食物中毒
2013年9月15日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300多名赴宴的宾客中,73人上吐下泻入院治疗,入院病人均被诊断为急性胃肠炎。
大连夫妻混吃海鲜与水果 不幸食物中毒身亡
2015年5月3日4点左右,一名49岁庄河妇女王某(化名)被紧急送往该院重症室进行抢救,经过1个小时的抢救后,女子确认已经死亡。当天6点左右,王某丈夫也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患者意识极其微弱,血压不稳,最终抢救无效也死亡。
莆田一两岁男童吃织纹螺中毒 或成植物人
2015年5月7日中午12时许,老陈和孙子康康在家一起吃织纹螺。午休醒后,老陈发现自己全身无力,康康更是连站都站不稳。两人随后被送医,老陈被送到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康康被送到莆田市儿童医院。
南京夫妻俩狂吃10斤小龙虾 中毒进医院
2015年7月29日晚上,24岁的唐小姐与家人聚餐吃龙虾。30号早上醒来时,就感到颈部和背部酸痛难忍,怀疑是食用小龙虾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珠海男子被濑尿虾扎手中毒险死亡
2015年8月18日一男子在处理海鲜时不慎被活蹦乱跳的濑尿虾扎了一下右手手指,不料中毒险死亡。
男子"拼死吃河豚"险丧命
2016年3月12日晚上6点左右,王某等人在晋江市陈埭镇仙石村一海鲜馆吃饭时,特地点了条河豚。当晚9时许,王某等人吃完饭后离开海鲜馆,各自回到家里。13日零时40分许,王某发现开始头晕、呕吐等不适症状,其家人发现后,赶紧将他送往晋江中医院救治。
南昌一孕妇吃海鲜后呕吐发烧 7人同席4人现不良反应
2016年3月12日,网友“查大仙”在微博上投诉称,自己和朋友因为吃了南昌市旺旺海鲜大排档的海鲜而食物中毒
秦皇岛多人食用海虹中毒
2016年4月30日,秦皇岛市部分医疗机构先后接诊9例疑似因食用海虹造成的中毒病例,患者初期症状均为口唇、手脚麻木,后期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重症患者呼吸困难、四肢无力、伴有昏迷。
一家五口吃海鲜拼盘后中毒
2016年6月11日,崔女士一家在金掌勺广渠门店就餐,随后五人从当夜到次日陆续出现上吐下泻、发烧的症状,在宣武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胃肠炎,疑似进食不当导致。
佰佰安全网延伸阅读:如何安全吃海鲜?
1.海鲜生吃先冷冻、浇点淡盐水。牡蛎及一些水生贝类常存在一种“致伤弧菌”细菌。对肠道免疫功能差的人来说,生吃海鲜具有潜在的致命危害。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将牡蛎等先放在冰上,再浇上一些淡盐水,能有效杀死这种细菌,这样生吃起来就更安全。
2.海鲜不宜下啤酒。食用海鲜时饮用大量啤酒会产生过多的尿酸从而引发痛风。尿酸过多便会沉积在关节和软组织中,进而引起关节和组织发。
3.关节炎患者少吃海鲜。因海参、海鱼、海带、海菜等含有较多的尿酸,被人体吸收后可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结晶,使关节炎症状加重。
4.海鲜忌与某些水果同食。鱼虾含有丰富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如果与含有较多鞣酸的水果同吃,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容易使海味中的钙质与鞣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质。含有鞣酸较多的水果有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
5.虾类忌与维生素C同食。美国科学家发现,食用虾类等水生甲壳类动物同时服用大量的维生素C能够致人死,因为一种通常被认为对人体无害的砷类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有毒的砷。
吃海鲜时应注意什么
1、 吃海鲜时,适量喝点白酒和米醋,但吃海鲜不宜喝啤酒,因为食用海鲜时饮用大量啤酒会产生过多的尿酸从而引发痛风。
2、 吃海鲜后,一小时内不要食用冷饮、西瓜等食品,且不要马上去游泳;
3、 海鲜富含高蛋白,容易对蛋白质过敏的人请不要贪食哦。(海鲜中毒即由此引起。 )
4、海鲜不宜与富含鞣酸的水果如柿子、葡萄等一起吃,如果要吃的话至少应间隔两个小时,因为鞣酸会破坏海鲜中的优质蛋白,大大降低海鲜的营养价值。
5、海鱼的头部富含矿物质砷,在大量维生素C的作用下会转化成有毒的3价砷(As3+)状态,其毒性相当于砒霜,因此应避免在吃海鱼前后两小时内服用维生素C药丸。
( 责任编辑: 胡玲玲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