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肥东一男子患热射病死亡 高温莫暴晒以防中暑

2016.07.26 09:52 2255

合肥急救中心近日接到不少中暑求救电话。

 昨天,记者从合肥市急救中心了解到,连日来的持续高温天气,让急救中心出诊繁忙,并接到多起中暑病例。昨天下午,记者在省城一些医院采访时得知,因为高温酷暑,有人不幸死于热射病,也有人因在室内闷热条件下时间过长引发重度中暑尚未脱离危险。昨天,就如何预防中暑等问题,记者采访了医学专家。

中暑呼救增,急救中心忙

大暑刚过,合肥气温便一路飙升,最近3 天气温都高达38℃。昨天上午10 点多,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从合肥急救中心获悉,周末两天,急救中心日均出诊283 趟,较去年日均出诊增长22%,单日接电话千余次,其中接到多起中暑呼救。

昨天,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获悉,合肥急救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 月23 日上午7时30分至7月25日上午7时30分,合肥120共接听电话2294次,急救派车586次,其中中暑呼救21 例。而从7 月25 日上午7 时30 分至25 日下午4 时30 分,合肥120 共接听电话693次,急救派车149 次,其中中暑呼救12 例。昨天上午,合肥急救中心调度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现在平均每天就要出车283 趟,接电话就更多了,较去年日平均出诊量增加22%。接到的中暑呼救有很多起。”

中暑患者多,有人已命危

昨天下午3:00,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在解放军第105医院急诊室看到,一名男保安因为中暑正躺在床上输液,经询问得知,他在一停车场上班,昨天下午1:00,因停车问题与他人发生争执,被打了一拳后睡在地上引发中暑,后被单位送到医院。“地面温度太高了,躺在地上时间长了的话,很容易引发中暑。”医护人员说,所幸该男子中暑比较轻微,经过紧急处理已无大碍。

记者获悉,最近几天,该院急诊室接到多起中暑病例,其中24 日晚10 点多一名年轻男子因户外训练出现中暑,22日一名45岁的男子在室外开车发生中暑。

医护人员告诉记者,24 日晚7:00 多,一名50 岁男子因在室内闷热环境下停留时间过长引发重度中暑,经该院医生检查,男子送来时体温为42℃,因为重度中暑出现了肾衰竭,后被紧急送往医院重症监护室;截至昨天下午,这名男子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肥东一男子,死于热射病

7 月23 日,肥东县王郢村,一位村民在室外干活时,突然出现头晕、乏力症状,没过多久竟陷入昏迷,无论身边的人怎么叫喊就是不醒。随后有人拨打了120 急救电话,将其送至医院急救。

记者昨天了解到,该村民姓高,今年46 岁,事发当天,他和工友来到王郢村上工,在高温天气的室外连续工作了几个小时后发生了意外。

在医院,医生在了解了具体情况后对其进行了紧急抢救,但是一直到24 日凌晨2 点,高师傅仍没有一点好转,最终因病情严重不幸去世。据悉,医生经诊断,确认高师傅因高温时在室外工作过久而患上了热射病。

高温莫暴晒,以避免中暑

对于如何预防中暑,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职业病科主任医师陈葆春介绍:“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以及无风的环境条件下发生的,主要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通常将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日)射病,“上述三种情况可顺序发展,也可交叉重叠。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较高。因此必须要引起市民的足够关注,避免发生严重中暑的症状。”

合肥急救中心专家也借助本报提醒市民,三伏天为一年内最热时段,随着气温升高,人体的消耗增加,抵抗力也随之减弱,是各类“伏天疾病”高发期。市民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户外工作人员要减少高温条件下的作业时间,可随身携带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平日要注意加强营养,保证人体必须的水分、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物质的补充,谨防中暑。

□链接:防暑妙招

1。少在太阳下暴晒

露天作业最好不要在10 点至16 点时进行,因为这个时段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 倍。如果必须作业,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此外,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人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2。别等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以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3。多吃蔬果乳制品

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多吃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西瓜、苦瓜、桃、乌梅、黄瓜等;多进食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4。保持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佰佰安全网延伸阅读:热射病:人在热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温调节失衡所致。临床特点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可达40℃以上,开始时大量出汗,而后出现无汗,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死亡率甚高。

中暑的 护理急救知识:

轻度中暑:患者迅速离开高温环境,转移至通风良好处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重度中暑:热射病:降低体温、维持循环呼吸系统功能,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热痉挛:口服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 静脉滴注。热衰竭:转移通风阴凉处,口服含盐饮料,对症处理。

发生中暑后应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空调,以尽快散热;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冷水浸浴15 分钟至30 分钟;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也可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气水。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应立即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 责任编辑: 孟洋洋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肥东一男子患热射病死亡 高温莫暴晒以防中暑

2016.07.26

1790

女子三伏天坐月子盖两床被子睡觉遭热疯

2016.08.29

1881

失踪留守男童在山上被找到已身亡 疑找奶奶中暑

2016.07.29

1959

潍坊男子家中中暑已无治愈希望 平时较嗜酒

2016.07.26

2138

伊朗体感74度 刷新世界第二高温天气

2015.08.05

1645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太狠了!20分钟涨了近150元,酒店“瞬间涨价”引质疑
2025.04.07 1003
广州海关查获玳瑁手镯36件 系1人携带
2025.03.31 873
救出被困近60小时幸存者!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奋战
2025.03.31 887
刚热过又得加衣服了!下周后期这些地方降温或超20℃!
2025.03.24 572
必须严惩!陕西一医院被曝“偷换新生儿”,医院最新回应:涉事医生解聘,护士暂停工作
2025.03.13 929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