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被锁笼中
一位芜湖某小区的居民给记者发来几张图片,小区里,一名老人被“锁在铁笼中”。据知情人讲述,老人夜夜喊叫,令人不安。
七旬老人被锁笼中
记者来到这个小区,发现了这个笼子,这个其实不算一个笼子,而是建在户外的一层防盗网,里面还有房间。
住里边的是一个老太太,姓薛,记者当时想与老人交流,发现老人无法正常回答记者的提问。
邻居们说,老人独自居住在“铁笼” 里,夜里有时也不休息,大声喊叫,让小区里的孩子都很害怕。但是据邻居们说,这个老人有一个儿子就住在五楼,孩子为什么要用“铁笼”锁住母亲呢?
“铁笼锁母” 另有隐情
记者在五楼找到了,见到了老人的孩子,黄先生。黄先生知道记者的来历后表示,住下面的老人的确是自己的母亲,而做出这样的决定,的确是无奈之举。
原来,老人家患上了老年痴呆。一段时间以来,病情不断加重。之前,老人和黄先生一起生活在五楼,可是老人经常犯糊涂,从窗户往楼下扔东西,差点砸到楼下的行人,十分危险。
因为老伴已经去世,老人家很是孤独,一不留神,老人就会自己出门,然后忘了回家的路。在这之前,老人已经走失三次,每次都是派出所民警送她回家。
担心意外发生,黄先生只好和家人商量,在楼下架空层给老人找了一个住处。为了尽量让母亲多一些活动空间,就在楼下安装了一个“铁笼”。
因为疾病,老人经常彻夜不眠,所以就会出现在夜间大声喊叫的情况。黄先生说,他向受影响的邻居们道歉,希望得到理解。目前,他也在安排母亲服药,尽量避免在夜间扰乱大家的生活。
儿女有苦衷 老人身体状况良好
走进老人家的卧室,记者发现,这里收拾的十分整洁。老人家虽然精神状态异常,但是衣服干净,精神状态也还好。
黄先生说,每天爱人和自己都会来照顾老人,洗澡,吃饭,一个不落,周围的邻居也表示,黄先生和爱人都是孝顺的孩子,遇上这样的事情,也是不得已。
老人有五个子女,商量将老人送往养老院,但是后来担心老人在养老院生活不顺心,于是有把老人接了回来。
一方面,不放心养老院的条件和环境;另一方面,又找不到合适的护工在家里看护。黄先生说,作为子女,他们愿意付出金钱和时间,唯一的目的,只想给老母亲一个好的晚年归宿。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
佰佰安全小知识:十个方面征兆预示老年痴呆症。
1、记忆障碍
记忆障碍出现于早期,尤其是近记忆障碍,几十小时甚至数分钟前发生的事情都无法回忆。患者日常生活表现为“丢三落四”、“说完就忘”,反复提问想通的问题或反复述说相同的事情。
2、语言障碍
找词困难往往是老年痴呆症中最早出现的语言障碍,主要表现在说话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由于缺乏实质词汇而表现为空话连篇;或由于找词困难而用过多的解释来表达,终成唠唠叨叨。
3、视觉空间技能障碍
在老年痴呆症早期及可有视空间技能障碍,其症状包括不能准确地判断物品的位置。有些痴呆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可能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
4、书写困难因
书写困难而导致写出的内容词不达意,如写信不能写清含义,这常常是引起家属注意的首发症状,特别是一些文化修养较好的老人。研究认为书写错误与远记忆障碍有关。
5、失认和失用
是人是指病人不能辨认物体,尽管此时对物体的触觉或视觉要素都能辨认;失用是指虽有正常的活动能力与主观愿望,但不能执行已经学会的有目的的行动。检查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失用和失认很困难,有时难以将其失用和失认与由于失语、视空间技能障碍和遗忘所造成的后果区别开。
6、计算障碍
计算障碍常在老年痴呆中期出现,但在早期即可能有所表现,如购物时不会算账或算错帐。计算障碍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由于视空间障碍(不能正确列算式),或因失语不理解算术作业要求,也可能是原发性计算不能。
7、判断力差,注意力分散
老年痴呆症患者均可在早期出现判断力差,概况能力丧失,注意力分散等。
8、精神障碍
精神症状在早期可表现为患者以自我为中心,狂躁,幻觉妄想,抑郁,性格改变,谵妄等,情绪不易控制。
9、性格改变
性格改变在一部分患者中非常显著,多变的极为敏感多疑或非常恐惧,或变的越来越暴躁、固执。
10、行为改变,运动障碍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运动在早期常表现正常,疾病中期患者行为可见幼稚笨拙,常进行无效劳动,无目的劳动。
( 责任编辑: 甘苦人生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