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消息,科研人员注重表述的准确性,记者往往更钟情于具体的、可视化表述,以讲故事的手法吸引受众,但这种用新闻故事取代科学事实的做法可能会失之准确。
近日,多家媒体援引清华大学一项有关自来水的调查研究,报道称国内23省44城自来水检出疑似致癌物亚硝胺,引发公众恐慌。对此,清华大学环境 学院饮用水安全研究所前所长刘文君教授表示,研究有价值,炒作无意义,“有些媒体误读了意思。简单一句话:不用担心。”然而,专家的澄清未能彻底平息公众 恐慌,从网友到部分媒体评论,指责水污染、谩骂澄清报道是在“洗白”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如果只看标题《我国消化道癌症高发或与喝水有关,饮用水中亚硝胺是美国3.6倍》、《23省44城自来水检出消毒副产物,或致消化道癌》,是不 是很吓人?报道中,一些媒体不去解读亚硝胺到底是否致癌、饮用水中的亚硝胺含量是否需要制定标准,而是用“致癌”字眼,再加上剂量对比的放大,“成功”引 发了公众担忧和恐慌。大量近乎网络暴力的言辞让一些专家关于致癌剂量、证据不足的解释和澄清,淹没在汹汹舆情中。
在此番事件中,新闻传播中的“首因效应”发挥着不小作用。从“吃瓜群众”的一片质疑声中可见,看了相关报道产生的第一印象总是最鲜明、最深刻 的,之后再怎么解释澄清,在很多人眼里也是“此地无银”,甚至“越描越黑”。彭宇案就是典型例证。与此同时,公众一段时间以来对空气、饮用水、食品安全问题的隐忧,也为类似失实报道引发“轰动”做了“铺垫”。
另一个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是媒体报道的失当。科学新闻的第一职责是释疑解惑,然而个别媒体在报道过程中不时发生“新闻+科普=谣言”的“乌 龙”事件,如前不久刷爆朋友圈的“小苏打饿死癌细胞”便是媒体曲解概念的案例。媒体本该作为消除信息不确定性的谣言“清道夫”,如果反而扮演了造谣传谣始 作俑者的角色,无疑是媒体的严重失职与悲哀。
这里面,有些情况是记者在将冷冰冰的科学研究成果“翻译”成通俗语言的过程中出现失误。通常,科研人员与记者对同一成果或信息的表述不尽相同, 科研人员注重表述的准确性,而记者往往更钟情于具体的、可视化表述,以讲故事的手法吸引受众,但这种用新闻故事取代科学事实的做法可能会失之准确。
更令人忧虑的是,新闻报道不够专业以及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部分媒体为了吸引眼球,编造噱头,夸大其词、以偏概全,有意无意地淡化“不喜欢的事 实”,放大“想要的结果”。媒介具有议程设置的功能,可以选择将信息以何种顺序、方式呈现给受众,但底线是不能夸大、扭曲事实。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在公共安全事件报道中,其结果往往是损害社会整体信任,妨碍公众理性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
公众因不当报道产生的负面情绪,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和成本才能消弭。因此,涉及重大民生问题的研究成果、调查数字的报道,作为连接科研成果与民众 之间的纽带,媒体应践行新闻伦理,当好“守门人”,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去报道,在信息第一次传播时就力求准确严谨。一旦出现失实报道,相关部门也有义务 尽早站出来,用详实的证据来回应关切。同时,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养水平,是着眼长远要努力的方向。
( 责任编辑: 胡玲玲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