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电商大促即将拉开序幕。从2009年诞生之日起,七年来,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速度之快令全世界都为之侧目,商家在各方面提供的服务水平也有了质的提升,消费者“买买买”的热情是否依旧?
记者多日走访发现,不少消费者的购物车已经提前塞满了商品,但相比往年的“疯狂抢购”,不少网友、市民都表示今年拒绝“剁手”,理性消费,因此很多商品都是经过了详细对比。
事实上,数年的狂欢之后,新鲜感逐渐消退,加之商家和相关部门的不断努力规范,消费者、商家甚至电商平台,对待“双十一”的态度正在悄悄变化。
多数消费者表示将理性消费
“每年的‘双十一’我都会熬夜参与零点抢购。”福州的小刘自称资深网购达人,从2011年大学时代开始,每到“双十一”都会疯狂一把,吃的、喝的、用的囤一堆。但她告诉记者,今年“双十一”不会再“剁手”了。“每次盘点战利品总会发现,相当一部分的商品都是冲着价格低抢购的,实际上自己并不需要,以至于很多东西买回来就压箱底了。”小刘说。
记者采访发现,以往的“双十一”活动中,多数市民存在冲动型抢购行为,几年经验累积下来,他们也变“聪明”了,同样的商品,会在进行比较之后再选择购物渠道。对此,市民李先生介绍,最近他家正在装修,需要购买空调,连日来一直关注电商此类商品价格,在对比了线上线下价格后,他还是选择在实体店购买,“价格相差不多,而且个人感觉实体店售后更有保障”。
每年“双十一”,大学生都会充当“剁手”主力,但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多数大学生表示,经历几年的活动后,发现在“双十一”购买的很多商品其实不是很满意。所以今年“双十一”买不买,“最重要的还是看有没有实际需求”。
拒绝冲动消费 回归购物本质
不难看出,“双十一”消费观念正在从“盲目消费”转向“理性消费”,不光是消费者,这种变化也可以从今年主流电商打出的“双十一”口号窥见一二。如某电商今年“双十一”的口号,就是“认真购物,买点好的”,倡导理性购物。
事实上,这几年的“双十一”狂欢,一些网上卖家一味追求低价,品质却无法得到保障,在失去消费者口碑的同时也损害了自身的品牌效益。
程先生经营着一家淘宝店铺,他说:“参加‘双十一’,从备货到仓储、客服、物流都经受着巨大的考验,以往为了追求销售额,一味低价吸引消费者,但到最后也只落个‘赔本赚吆喝’。”程先生说,今年“双十一”,他不准备做大的促销活动。
不过,记者浏览主流电商平台发现,依旧有不少店铺以“秒杀”“超低价”“限购”等字眼吸引消费者。“毕竟是一个狂欢的节日,还是有一些店铺借此提升销售额,积累人气。”程先生说。
回归理性才能实现“双赢”
从采访中我们不难看出,经历多年疯狂的“双十一”,进入今年,价格已不再是核心吸引力。在消费者心中,质量和价格的天平逐渐归于平衡。
易观智库在《中国网络零售购物节消费者行为专题研究报告2016》中指出,经过8年的发展,消费者在“双十一”购物呈现“重计划、重需求、重服务、重品牌和重价值”等新特征,商品购买的必要性以及是否与个人需求相匹配,成为影响用户最终消费的核心要素。
另有统计数据显示,在2013—2015年的三年“双十一”期间,退货率和客服售后咨询占比逐年递减,相反,客服售前咨询逐年上升。同时,用户购物时网页浏览次数明显增加,说明“货比三家”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只看“底价”就冲动消费的人群越来越少。
阿里研究院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事物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刚开始大家冲着“低价”去消费,经过不断“剁手”实践,发现问题,再慢慢回归理性,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中国的电商消费只有从“狂欢时代”过渡到“理性时代”,从不顾一切地“买买买”到“按需购买”,才能实现消费者和商家的“双赢”。
佰佰安全网认为,在生活越来越好的今天,我们并不反对人们去消费,去网购,但是我们在消费的同时,一定要遵循必要的原则,不要失去理性,不要过度消费。让这样的日子成为人们能够买到物美价廉商品的好日子,让网络商家更加诚信,也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加周到的服务。卖家高兴,买家开心,才是“双十一”应该有的景象。
想了解更多消费维权以及网购安全事件尽在佰佰安全网站!
新闻链接:2016双十一网购防骗攻略盘点
( 责任编辑: 孟洋洋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