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网络谣言为何让人频频“中招”

2016.11.14 09:35 3007

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谣言让大家防不胜防。转发谣言文章的不乏年轻人,文章中“实验”“bbc”“央视新闻”等字眼让年轻人也频频中招。

近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谣言文章,65.6%的受访者觉得周围年轻人中招谣言的情况多。57.9%的受访者指出有图片和照片的谣言文章最不容易辨认。科学研究(62.8%)、权威媒体(62.2%)、著名教授(52.4%)是谣言最常用的旗号。

65.6%受访者觉得周围年轻人中招谣言的情况多

对于谣言文章,26.7%的受访者转发过,50.6%的受访者没转发过,22.7%的受访者不知道是不是谣言。

研究生刚毕业的王静(化名)近日转发了一篇名为“××人体实验”的文章,“文章是减肥、饮食方面的,看起来非常有科学含量,图文并茂,并控制了影响实验的干扰因素使结果变得科学。”王静说,文章结论虽然跟传统认知有所出入,但看到这么“科学”的研究发现,她感觉自己获取了新的知识,毫不犹豫地转发到朋友圈。

行文有趣、实验方法新颖,还是国外权威机构的研究结论,王静完全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但刚发了朋友圈,就有人告知这是条软文,并且将辟谣帖转给了我。”王静说,回过头再去读一遍,才感觉到实验每一步都有陷阱,“但是伪装得太好了。”

调查中,65.6%的受访者觉得周围年轻人中招谣言的情况多,28.2%的受访者觉得一般,仅6.2%的人觉得不多。

上海市民戴杨在朋友圈经常看到很多人转发谣言文章,“健康方面的最多,另外就是与孩子相关的。夏天的时候有个倒背溺水孩子进行急救的谣言文章刷屏,我看着很着急,但凡有熟人转发就私信告诉对方一下,怕别人被误导,但一个一个说我也累了,后来就当没看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斌艳说,对一些比较夸张的谣言,大家基本上有概念了。现在的谣言从内容上来说更加丰富多样,隐藏在健康、养生信息中的谣言很多。

杨斌艳说,重大的事情国家会有明确权威的消息出来,立马就阻止了谣言的扩散,但日常生活的事情,没有什么证实途径。这些谣言大家无从查起。“没有这篇谣言文章你就不会去想这件事情,反过来当你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时,发现没有权威的研究。尤其是食品安全方面的,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没法证实或者证实起来比较困难,大家就只能宁可信其有了。”

科学研究、权威媒体、著名教授是谣言最常用的旗号

有哪些特征的谣言文章最不易辨认?调查中,57.9%的受访者指出是有图片和照片的,57.9%的受访表示是内容与生活、工作、家庭紧密相关的,42.3%的受访者表示是偷换概念的。

具体来看,科学研究、权威媒体、著名教授是谣言最常用的旗号。同时,老中医、实验表明、国外等字眼也比较常用。此外还有:第一、100%、感叹号等。

戴杨说,只要是乱七八糟的公众号发出来的文章她就会怀疑,因为有很多“鸡汤号”纯发这种文章。另外,标题里有非常肯定的词语的文章,她都不太相信。“年轻人经常会被一些主题搅动情绪,比如爱国类的、拐卖妇女儿童类的、崇洋媚外类的、新旧文化冲突类的,都在利用大家的情绪,把人的想法往一个地方带。”戴杨觉得,这些能归类的谣言文章还好,一些标榜“专家”“国外科学家”等的文章看起来有理有据,很难辨别。

杨斌艳说,还有一种政策类的谣言也比较多,比如涉及房价、养老、股市等,这类谣言容易引起大家的跟风行为,影响也更大。对于政策类的谣言,有人甚至觉得谣言能传出来说明很快就成现实了,这需要政府从实际情况来考虑,注重回应的技巧、公开的时机。

辨识能力相对较强的年轻人为何也屡屡中招?调查显示,72.7%的受访者认为是谣言包含年轻人关心的热点话题,58.8%的受访者指出谣言裹着科学的外衣难辨认,46.5%的受访者认为碎片化获取信息时代,年轻人分析能力降低。

戴杨举例说,面对育儿信息,新妈妈们往往会比较迷惑,因为心底没谱,总觉得外国的理念比国内的先进,就会盲从。“如果他们知道是谣言,肯定就不会转,但读者本身是门外汉,那些文章读起来根本不觉得是谣言。”

戴杨说,大家有一种从众心理,管它是不是真的,转了再说,凑热闹,保持队形。不管是制造了恐慌还是迎合了某种心理,谣言都会让人不冷静。不钻牛角尖、不慌张,心平气和,这是面对谣言最好的态度。

佰佰安全网建议,可以将这几年高发的、传得广的谣言搜集起来,请权威专家集中做一个解读,彻底解释清楚,这样很大一批谣言就消除掉了。“可以像‘3·15打假’一样,长期做,形成深度品牌。”“专家在解释的过程中,也要捎带给大家普及一些常识性知识,这是很重要的。现在的问题是连这种基本的常识普及都很少,所以大家无法判断,老百姓有了科学素养,就能辨别出很大一部分谣言。”杨斌艳说。

( 责任编辑: 胡玲玲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网络谣言为何让人频频“中招”

2016.11.14

2505

网传广州火车站踩踏事件死100多人 警方回应:谣言

2016.02.05

1307

网传96年火箭事故致500死 官方回应:消息不实

2016.02.18

1466

传外卖平台黄太吉融资没到位 创始人称是谣言

2016.02.03

1283

十大网络谣言 这些谣言你信了吗?

2017.06.14

2853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江西一家三口被撞亡案”开庭,被告廖某宇当庭鞠躬致歉,死者家属不接受
2025.04.16 821
太痛心了,四川一儿童小区内被碾压身亡!
2025.04.16 865
贵州7岁男孩遭3只大型犬撕咬!仅收到5万赔偿
2025.04.14 588
“天屎之路”引起巨大争论:该迁走还是再忍忍?
2025.04.14 676
太狠了!20分钟涨了近150元,酒店“瞬间涨价”引质疑
2025.04.07 1025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