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普陀区法院近日审判一起非洲籍外国人犯罪案件,三名利比里亚籍留学生通过网聊的方式实施诈骗,被害人之一、普陀六横一名女性王某被骗取人民币6万多元。
6万多元,不是小数目。诈骗者的套路啊,一句一个坑啊!
11次骗得6.2万元
这三人均为利比里亚籍留学生,暂住地均在北京。
2013年,三人中的“迪肯提”通过一款社交软件结识了家住普陀区六横镇的被害人王某,被告人在网聊中虚构其是在阿富汗打仗退伍的美国士兵,并谎称有一个500万美元的现金包裹希望转寄到中国由王某暂时保管,又让本案另两名被告人先后作为翻译进行诈骗。
普陀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丁龙:“王某和被告人聊得时间久了,在网上也比较熟识,同意帮其保管,(被告人)称通过需要支付快递费、关税等各种方式,诈骗王某的钱财, 2015年3月至6月,分10次共诈骗52000元,在2015年的6月,被害人王某前往北京,在北京当场又被被告人骗取10000元。”
骗取62000元后,被告人与王某断了联系,王某发觉异常后,急忙报警。
2015年8月份,被告人以同样的方式骗取天津籍女子李某人民币102000元,李某也报了警。
两地警方协同侦查,三名被告人在北京被抓获。
本案于今年4月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9月审判,三名被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我国境内采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其中被告人迪肯提数额巨大,以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另两名被告人诈骗数额较大,同样以犯诈骗罪被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和一年八个月,刑满后三人都将被驱逐出境。
其实,这套路吧,也不见得多么高明。受害者怎么就入了坑呢?是否过于轻信他人?值得反思。
更多生活防诈骗知识,尽在佰佰安全网!
( 责任编辑: 姚陌陌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