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多地陷重度霾 媒体:地方不可开小差

2016.12.12 10:08 1992

全国多地又陷入重度雾霾。蓝天碧水的希冀,法治生威的呼吁,总是在这样的对比时刻更显强烈。依法治理环境,是摆在各级政府,尤其是环保部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然而,有的地方作答认真,有的地方却开着小差。以环保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为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然而,这一法条的落实不尽如人意。目前仍有北京、天津、上海等13个省区市政府“按兵不动”。

报告或是不报告,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动作,而是法定义务。有人说,环保部在今年4月已“面呈答卷”,起到了表率作用,各地应效仿。其实不然。既然各级政府定期向人大报告环保工作情况已经明确为一项法律条款,就必须依法办事,这是法治的硬规定而不是“效仿”的软要求。由此而言,一些地方不报告、不说明、不解释,暴露了环保法治意识的淡薄。

而这种“淡薄”也反衬出现实的骨感,诸如“发展有压力,环保如何填动力”“绿色GDP,还是GDP一片绿”的两难。这主要受制于两种思维。一是“以罚代法”,用罚款取代环保执法,甚至有些地方把重污染企业视为“金主”,动用财政资金代缴罚款;二是“以拖代法”,对待环保督察认认真真、接受环保监督诚诚恳恳,整改落实则马马虎虎甚至推三阻四。如果不能在法律执行上、执行监督上给政府部门戴上“紧箍”,环境治理的法治化也容易沦为摆设。

从这个意义上说,环保报告作为依法治理环境的制度性安排,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治理决心。这并非是说一些地方政府没有意识到履行报告的义务,而是强调,不能因为当地环境治理没有明显改善或未能完成目标而不想报告、不敢报告。事实上,人大监督和依法报告是落实新环保法的“一体两面”,更是倒逼环境治理有效实现的法治举措,不能对法律规定视而不见,更不能患上“拖延症”。

当然,向人大报告,不是形式地“走一遭”,而应深究能否经得起人大代表质询、能否有助于环境治理、能否把人大监督转化为治理动力。从根本上来说,环保报告制度不在于“形式”,更在于“行动”。焕发行动的力量,必须亮出法律执行的利剑,让环保法治理念变成生态保护的地方作为,而这才是看得见的治理。

政府依法,才能引导全社会形成遵法、守法、信法的氛围。一些地方政府不尽环保报告的法定义务,就相当于道路上同时亮起“红绿灯”,前进还是停车变得游移不定,将会影响全面依法治国的大局。

“什么是你们的义务?是时代的要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种要求是老百姓的心声,更符合时代的要求。从每级政府向人大报告环境工作情况开始,“依法”应该成为再普通不过的常态,这样,“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才是一片青绿。

了解关注更多环境保护知识,尽在佰佰安全网

( 责任编辑: 胡玲玲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多地陷重度霾 媒体:地方不可开小差

2016.12.12

1587

“二孩效应”不明显 地方建议多鼓励生育

2017.02.24

1971

你常点的外卖竟是这种地方做出来的

2017.05.05

1668

发改委回应跨省卖盐遭刁难:地方不得阻碍

2017.02.23

1618

环保院士释疑为何今冬重霾频发

2016.12.22

1877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宁国市一未开发山区7月内13人失联,当地政府:失联驴友均已寻回
2025.08.20 642
三亚外海发现一男子 乘皮划艇海上漂流6天 已饿成皮包骨
2025.08.20 904
钓鱼佬真得注意安全!男子夜钓时鱼竿被鱼拖走,下河捞鱼竿时不幸溺亡
2025.08.20 695
南京一男子请育儿假陪幼女看病,公司不准假、3天后竟将其开除!法院判决
2025.08.18 655
内蒙古13人野外露营遇山洪致10死2失联,附近居民:正抽水搜救,唯一获救女孩刚高考完
2025.08.18 796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