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2017全国两会 这些教育热点话题需知道

2017.02.23 10:40 2302

日前,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涉及观念的转变、体制的变更,牵一发而动全身,基教、高教领域都在践行“改革”。2017年全国两会即将到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综合媒体报道及网络舆论反馈,对全国两会教育热点话题作出如下盘点。

教育精准扶贫

☆ 关键词:教育扶贫、教育公平、贫困生、免除学杂费

2016年10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指出,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还有贫困人口5575万,相当于中等人口规模国家的总人数。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党和国家一直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无论是国务院针对普高贫困生免收学杂费的政策动向,还是教育部完善高等院校精准扶贫政策体系,都对外展示了我国教育扶贫正在精准扶贫道路上,不断践行推进教育公平、补齐教育短板的任务要求,其目的正是努力兑现国家“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向教育公平更进一步。当前扶贫攻坚的冲锋号已吹响,下一步扶贫工作如何开展,特别是2017年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如何落实,教育如何补齐自身短板,将是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

农村留守儿童

☆ 关键词:留守儿童 、帮教、心理教育、教育扶贫

2016年2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责任认定和系统安排提出明确要求。文件的出台引发热议,农村留守儿童一直是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对象,2016年11月2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称,无论是3年前父母一方或同时外出的6100万人,还是民政部等部门公布的父母皆外出的902万人,都是巨大的数字。如此众多的留守儿童在家庭关爱缺失中成长,这是社会之痛。特别是与农村留守儿童相伴的教育议题往往触发负面舆情。国务院出台的意见是国家层面的有关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责权利的制度性安排,2017年全国两会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将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全面放开“二孩”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

☆ 关键词:幼儿园学费、全面“二孩”、供给侧改革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二孩”放开之后面临的教育等新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全面“二孩”政策在广东落地已有11个月,迎来一波生育高峰。随着人口出生高峰的来临,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将面临考验。《南方日报》报道称,在教育方面首先接受考验的便是幼儿教育,公办幼儿园太少、私立幼儿园太贵、办学质量参差不齐……此前,这些一直困扰着家长的问题,随着全面“二孩”的放开将更为突出。据媒体报道,民革广东省委员会的提案中指出,应由政府牵头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或“官办民营”,有针对性地建立一批幼儿托管福利机构。此类关于全面放开“二孩”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提案或建议,或将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

“双一流”大学

☆ 关键词: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动态调整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表示国家将引导和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汇聚优质资源,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加快走向世界一流。启动实施的“双一流”战略,无疑是中国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按照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立健全高校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机制。大学“双一流”建设不搞终身制,将有进有退,高校“双一流”建设,“985”“211”高校将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双一流”大学无疑将会是2017年全国两会备受各方关注的焦点。

校园欺凌

☆ 关键词:专项治理、未成年人保护、惩戒力度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一直是社会关注焦点,特别是2016年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记忆。最高检通报,2016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881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3697人。校园欺凌问题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表示坚决防范校园欺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多次印发《通知》《意见》,旨在推动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光明日报》发文指出,“鉴于我国对这一类未成年人的干预和矫正还存在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学校发挥作用有限等问题,更应以未成年人案件办理的专门化为契机,将从预防到惩处的各个环节都纳入法治和制度框架,为校园欺凌防治提供完善而专业的法律规范。”

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一系列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政策法规,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但是校园欺凌现象未被根除。舆论认为,施暴者施暴成本过低是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主因,建议修改《未成年保护法》,加强惩戒校园欺凌行为。2017年全国两会,如何从顶层设计来治理校园欺凌将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校园设施污染

☆ 关键词:学生健康、标准制定、监督体系、追责机制

2016年,“校园设施污染”成为教育热点舆情话题,突出表现在关于“毒操场”事件的讨论。《人民日报》评论认为,保证学生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事关生命安全的问题上,只有保证每个环节都尽心尽责,才能让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新华社刊文指出,校园设施需要制订或强化标准,如果有关部门能对所有进校园的设施设备材料都有一个严格甚至“严苛”的标准体系,校园安全才能真正落实起来。2017年,多地操场建设标准有望出台。2017年全国两会,关于校园环境和设施安全的问题受公众关注的可能性较高,特别是校园设施建设标准是否会“打架”是舆论关注热点。

高考改革

☆ 关键词:教育公平、高考福利政策收紧、深化改革

2016年,在高考改革的大框架下,教育公平和加分项改革是最受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各省区市高考录取名额分配问题、取消省级优秀学生保送和高考加分政策收紧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中之重。《人民日报》刊文谈高考改革:期待能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实现公平,改革要充分吸取经验教训,尽可能减少“新政”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堵住暗箱操作的漏洞,杜绝“歪嘴和尚”念坏了“好经”。新华网发表文章称,保送生制度的取消,无疑让“高招”的公平、公正又进了一大步,拒绝权力寻租,没有保送的高考更安心。

每次高考政策的调整和改革都牵动亿万国人的心,2017年全国两会,高考制度深化改革将是代表委员热议话题。

“校园贷”乱象

☆ 关键词:网贷平台监管、借贷风险防范、校园安全管理

2016年,河南某高校学生欠下巨额校园网贷跳楼自杀和高校女大学生“裸贷”事件让名目繁多的“校园网贷”平台暴露在公众视野。“校园贷”乱象丛生,既暴露了互联网金融在失控发展下带来的危害,同时也凸现学校在校园安全管理方面的漏洞以及当代大学生缺乏风险意识等问题。新华社评论认为,“校园贷”之乱,已经不是要求“公示相关利率收费”“加强贷款资格审查”就够的。要有效治理包括“校园贷”在内的网贷乱象,既要有针对性地出台更加具体的、操作性更强的配套细则,又要严格执行,让举措办法落实到位。只有拿起法律的武器,掏出技术的钥匙,落实好常态化监管,才能防止管理规定沦为“一纸空文”。

2017年全国两会,面对“校园贷”乱象治理问题,政府下一步将如何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以及联合其他部门对校园网贷平台进行监管和整治等问题,将受到代表委员重视。

佰佰安全网提醒: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更多学生教育问题尽在本网校园安全知识频道。

( 责任编辑: 胡玲玲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2017全国两会 这些教育热点话题需知道

2017.02.23

2016

2017年全国两会聚焦

2017.03.09

6333

13岁的花季少女离家出走 家长及时报警

2019.01.15

1795

初一学生离家出走 家长心急如焚

2019.02.24

1969

13岁少年挨父亲批评后赌气离家 幸被民警捡到

2019.05.28

1636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江西一家三口被撞亡案”开庭,被告廖某宇当庭鞠躬致歉,死者家属不接受
2025.04.16 813
太痛心了,四川一儿童小区内被碾压身亡!
2025.04.16 859
贵州7岁男孩遭3只大型犬撕咬!仅收到5万赔偿
2025.04.14 585
“天屎之路”引起巨大争论:该迁走还是再忍忍?
2025.04.14 672
太狠了!20分钟涨了近150元,酒店“瞬间涨价”引质疑
2025.04.07 1019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