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昆明市北京路明通小学发生踩踏事故,致6人死亡26人伤。事件发生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百度“踩踏事故”,可以发现屡见不鲜的事例,并且几乎所有的踩踏事例都少不了两个罪魁祸首:通道狭窄拥堵和失序!踩踏事故的发生离不开通道狭窄拥堵,但通道狭窄拥堵却并不一定会发生踩踏事故,唯有“失序”,才是踩踏事故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因此,要规避踩踏惨剧,其实并不需要太高的硬件环境和技术含量,保持“有序”足矣。然而,什么样的序才是正确的,序又从哪里来?
头戴“教育部首批命名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云南省一级示范学校’、‘云南省优级甲等学校”等等诸多光环的“好学校”竟然也发生了本可以避免的踩踏事件,确实让很多人难以理解。踩踏的是生命,看到的是对安全隐患的侥幸心理,折射的却是对生命的漠视之下掩盖着的教育的失序。近年来,各种校园伤害事件以及社会中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正是这些“失序”的冰山一角。长幼有序,家庭就不会乱套;社会有序,自然就和谐美好。“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早在几千年前,《弟子规》就已明确告诉我们,教育首先要做的是尊重、友爱、善待生命,最后才是学文。然而长久以来,无论学校还是社会,都将升学率作为衡量一所学校优劣高下的评价标准,学习成绩高低自然也成为评价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指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作为载体,学习再好也不一定是好事。这些本末倒置的失序做法,实在应该深刻反思并扭转。
序从哪里来?笔者以为,安全规定的履行才是根本。制度不应是一句口号,一个理念,也不应是挂在墙上的风景,更不应是放在柜中的经验,而应该是每天身体力行的工作内容。因此,首先有必要把安全作为一项一票否决的考核指标,从宏观上调动行政主管、安全监管、学校、家长等相关各方的积极性,全力以赴,一丝不苟地贯彻执行;其次,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学校要联系有关专家对学生进行各项安全知识教育,让学生了解掌握防范和自救知识;第三,安全无小事,做大事先作于细。明确多个级别的安全责任人和牵头人,组建有家长和专业人士参与的安全委员会,筛查安全隐患点,细化安全防范措施,定期不定期检查、督导、通报,防微杜渐。
社会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既是观众,也是演员。教育没有旁观者,教育的有序,人人有责。有序,才有未来。
( 责任编辑: 佰佰安全网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