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1日是国际精神卫生组织发起的第17个“世界睡眠日”。“打呼噜是睡得香”——生活中,很多人会有这样的误解,其实,某种程度上的打呼噜是睡眠障碍的一种。据悉,25%以上的习惯性打鼾者会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症状。
上海市同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余少卿告诉记者:“很多人总认为打鼾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殊不知隐藏着许多潜在的危险。在打鼾的人群中,有许多人存在着睡眠过程中的呼吸停止,导致人体正常氧供受到严重影响,严重危害心脑血管系统,极易引发冠心病和高血压——这个隐形杀手医学全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流行病学分析显示,睡眠呼吸障碍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的最新数据显示,这一疾病在男性中的患病率高达14%,20年间增长了3.5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学名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俗称“鼾症”,主要是由于睡眠时维持上气道开放的肌肉松弛,出现气道塌陷堵塞,而引起的一种以打鼾和呼吸暂停为临床特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其主要危害在于频繁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导致间歇性血氧饱和度下降,从而引发人体一系列的病理改变,成为多种全身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的源头性疾病。
患鼾症的人白天极易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低,从事高危行业时易出差错,驾车时特别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睡眠呼吸障碍患者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是健康人的2-7倍,发生施工事故的风险是健康人的2-3倍。
余少卿副主任医师提醒:“如果晚上打鼾,且伴有睡眠打鼾、张口呼吸、频繁呼吸停止;睡眠反复憋醒、诱发癫痫;睡不解乏,白天困倦、嗜睡;睡醒后血压升高;睡眠浅、睡醒后头痛;夜间睡眠心绞痛、心律紊乱;夜间睡眠遗尿、夜尿增多;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工作学习能力降低;白天似睡非睡,工作、开会、吃饭时也难以抑制地入睡;阳痿、性欲减退、老年痴呆等症状,需尽快到正规医院检查就诊,必要时可行睡眠呼吸监测,评估是中枢性、阻塞性还是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医学上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持续性正压通气、佩戴口腔矫正器以及手术治疗。余少卿副主任医师称:“前三者需要患者长期使用配合,往往依从性不佳。手术治疗原则均为去除鼻腔口咽腔不重要的过剩组织,扩大上呼吸通道气流量,主要包括鼻部和咽部息肉摘除、鼻中隔偏曲矫正、下鼻甲部分切除、扁桃体剥离、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舌根消融、正颌手术等,具体手术方式应根据医师检查评估后确定。”
那么,睡眠打呼噜的人群平常应如何做好预防和保健?佰佰安全网支招:
增强锻炼,加强运动,积极减肥。
避免烟酒嗜好,饮食宜清淡,减少对上呼吸道的刺激。
采用侧卧位姿势,右侧为宜,睡眠时可背双肩包,保持强制性侧卧位;选择合适的枕头,厚度以单侧肩宽为宜,不宜垫太高。
睡前禁止服用镇静、安眠药物,以免加重对呼吸中枢的抑制;对合并高血压、心脏病者,要按时服用药物。
使用加湿器,可以保持卧室空气湿润,避免睡醒时鼻腔及咽喉部干燥。
( 责任编辑: 孟洋洋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