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腿脚开始变得不灵活,有些人走路爬楼梯会觉得膝盖很痛,走不了几步都要歇一歇。出现这种情况,老年人可千万不要忽视了,这极有可能是得了骨关节炎。据统计,在我国,关节炎患病率居高不下,已成为仅次于高血压第二大常见慢性病,骨关节炎也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导致成人肢体残疾的第二大原因。
然而,临床上,专家发现,只有半数骨关节炎患者会主动去医院就诊,大多数患者往往等到疾病发展严重了才去就诊,患者从出现膝关节疼痛到确诊为骨关节炎的平均延误时间长达两年之久,大大增加了治疗和康复难度。
热衷爬山锻炼
68岁大妈膝盖痛得走不了路
杭州上城区紫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钱萤讲了一个她最近遇到的案例,很有代表性。
这位女患者今年68岁,平常家住在六楼。她很注重健康,50岁退休之后,一直坚持锻炼,每天步行,还很喜欢爬山,经常去爬家门口的城隍山。这样十多年下来,她时常觉得膝关节有点痛,前段时间她出去旅游,突然之间膝关节就不能走路了。她和钱萤比较熟,就打电话给钱萤问是怎么回事情,钱萤让她先在宾馆里休息一下,看看有没有好转。
旅游回来之后,患者就找到了钱萤。经过检查,患者被确诊为膝关节损伤,这和她常年爬山有很大关系,在接受了三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疼痛的症状大大缓解。不过,钱萤也告诉她,这种软组织的损伤无法逆转,以后一定要减少爬山、爬楼梯这些运动了。
回去之后,这位患者还建议身边喜欢登山运动的朋友都来做下检查,结果好几个也查出有骨关节炎,她们反映,平常有时候路走多了,确实会出现膝盖痛的情况,但不是很严重,也就一直没去看医生。
骨关节炎早期症状不明显
平均延误就诊时间长达两年
骨关节炎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据统计,6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可达50%,75岁的人群则达80%,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致残率53%。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张喆主任医师说,骨关节的发病年龄,女性比男性要早很多,女性很多会在绝经期之后发病,大概50岁左右,而男性则要推迟20年左右,大概在70岁左右。
骨关节炎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很多初期症状不是很严重,患者自己也就没有很重视,一直拖啊拖,拖到走不了路才来看病,此时常常已经是中晚期了。临床统计显示,患者从出现膝关节疼痛到确诊为骨关节炎的平均延误时间长达两年之久。
患者出现什么症状要警惕是骨关节炎早期?张喆说,骨关节炎早期表现为,上楼、下楼、走路都没有感觉,但蹲的时间长了站起来会出现困难,但很多人对此不重视,也不认为是一种疾病。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杭州上城区紫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卫生中心及其辖区卫生服务中心骨科医师和全科医师资源,开展为辖区内60岁以上老人提供全年免费膝关节炎体检服务,帮助社区居民早期发现骨关节炎,促进骨关节炎的早诊早治。
游泳锻炼加积极减重
骨科专家分享自己的关节炎治疗经验
张喆提醒,要预防骨关节炎,生活习惯蛮重要,平常尽量避免爬山、爬楼梯这种容易损耗关节的运动,如果体重很重的,还要积极减轻,否则过重的体重也会加重骨关节的负担,增加损耗。
张喆还透露,他一度体重达到220多斤,对膝关节影响非常大,有一次出差以后,因为有上下坡的活动,回来之后关节就痛得受不了,别说爬楼梯了,就连走平路都痛,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两年,生活影响非常大。痛定思痛之后,他决定,积极减重。
他采取的方法是加强运动和控制饮食。他说,对于有关节炎的患者来说,要减少走楼梯,最好的运动是游泳,因为有水的浮力,可以减轻对膝关节的负担。他坚持每周游泳两次,每次半个小时,同时管住嘴巴,尤其是中午这餐,多吃蔬菜水果,不吃主食。一段时间坚持下来,体重减轻了20多斤,此时,他就感觉膝关节的疼痛明显减轻,经过几年时间,他的体重降到了180斤,现在膝关节的疼痛感已经完全消失了,走路和正常人一样。“如果没有游泳条件的,也可以改成走平路。”
佰佰安全网提醒老年朋友一定要多些自我保护意识,膝盖很痛可千万不要忽视。想了解更多老人安全常识尽在佰佰安全网安全常识栏目!
( 责任编辑: 吴梦莉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