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朋友给你发来一条短信,你看到会不会点击小心,有些短信并不安全。
安徽孙先生接到了这样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短信,对方直呼他的全名,内容只有简单的一句话“你注意一下这个”,留在最后的是他的朋友的名字。孙先生 点击了这条短信,结果 银行卡陆续产生了七条消费记录,合计2400多元 。
一般这种短信会这样写:
1、这是上次同学聚会的照片 。
2、你实在让人不能原谅!
3、这是您于某日某月某地交通违法记录,请查看。
4、家长您好,这是本学期学校总结学生各项表现资料,请查收!
5、有人悄悄关注了你 !
6、这是你的丈夫/妻子在外面 的记录 !
2015年5月,海南警方先后接到群众报案,称有人使用手机发送木马病毒链接短信实施诈骗。
犯罪嫌疑人 甘某六 、甘某缘 各出资13000元购买了作案用的手机、手提式电脑等工具, 又雇用甘某肆、黄某华向他人发送手机木马病毒链接短信,通过窃取大量他人手机通讯录和短信内容用于实施作案。
该团伙的作案手段是通过向他人手机号码发送木马病毒链接短信,他人接到打开该短信木马病毒链接后,手机自动被植入木马病毒程序,储存在手机上的通讯录和短信内容被窃取传到他们在互联网上已注册的邮箱内。
他们通过对窃取的他人通讯录和短信内容进行分析,再从网上查身份证、银行卡等方式窃取到受害人的名字、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码等信息。对于分析可以实施诈骗的对象,用其安装有手机木马病毒后台操作软件的手机,控制、冒充中木马病毒手机人的手机号码给朋友、下属等关系密切人员发送短信,叫他们汇钱到指定的银行账户内,并拦截关系人回复短信,当事人无法接到回复短信,误认为当事人借款或要求转账而上当受骗,将钱转账到作案账户。
“洗钱”的过程可以简单的表述为:
A窃取了B的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A使用自己在电商平台的原有账户,或者重新注册任意一个账户,在支付中绑定B的卡,就能花B的卡里的钱。
也就是说,犯罪分子只要掌握了受害人的上述个人信息,所有银行卡密码都已是形同虚设。
警方建议智能手机机主,收到手机短信里面含有网页下载链接的时候,千万不要随便点击。
由于犯罪分子掌握了第一轮中毒手机的通讯录,第二轮发送信息的时候,就可以根据通讯录里的姓名,带上称呼和落款,更具迷惑性,因此必须提高警惕。
尽管现在短信的使用渐少,但如果连续一段时间收不到短信,应检查手机是否已中毒。
佰佰安全网提醒现在人们使用短信越来越少。可正因为如此,一旦接到亲友名义的短信,可能会更加急切想要点击。如果是陌生号码发来,只是在短信内标注了亲友姓名,很有可能对方的手机已经中毒。请立即提醒他们,而你自己的手机立即删除短信。想了解更多手机安全常识,下面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 责任编辑: 黄淑蓉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