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山寨”猖獗 大公司为防侵权抢注“山寨”商标

2017.06.20 09:50 2062

想买“鲜芋仙”,买到的却是“鲜手仙”;想吃“鲍师傅”,买到的却是“金典鲍师傅”……商标上“近似”、包装上模仿等都是山寨产品营销的手段。《工人日报》记者日前采访了解到,面对“山寨”产品屡禁不止和维权成本高且获赔概率低的窘境,一些大公司为防侵权无奈自己抢注“山寨”商标。

2017年4月,本报曾以《爆红的“鲍师傅”受困冒牌的“鲍师傅 ”》为题报道了正规的“鲍师傅”糕点店,受到“精品鲍师傅”“金典鲍师傅”等山寨产品困扰一事。

“鲍师傅”创始人鲍才胜日前表示,去年他向北京城6区的工商部门提供了30余份侵权报告,今年前4月已经提交了10多份。但由于“鲍师傅”并不属于知名商标,工商执法部门的惩戒力度有限,有的地区工商部门介入后,对方会摘掉牌子,但过不了多久又挂出来了。“走法律程序维权成本又太高。”

事实上,不仅非知名商标的持有人维权难,知名商标甚至驰名商标的持有人维权也不容易。据了解,为了保护自己的商标,正宗的“大白兔”奶糖的生产厂家,注册了“大灰兔”“大黑兔”“大花兔”等多个近似商标;小米公司注册了“大米”“蓝米”“黑米”“紫米”“橙米”“绿米”“黄米”“桔米”等。而拥有正牌“雪碧”商标的可口可乐公司,也注册了“雷碧”商标。

这些大公司为何要自己注册“山寨”商标呢?北京市君本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飞告诉记者,根据《商标法》的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同他人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已经注册的或者初步审定的商标相同及近似的,由商标局驳回申请。然而,认定商标是否“近似”,尽管有严格的标准,但商评委也有很强的主观性,“你不注册可能会被别人注册了”。

王飞表示,《商标法》的一般原则是“注册在先”,也就是说法律只保护依法首先申请注册该商标专用权的企业。如果其他企业抢先注册了与自己商标名称“近似”的商标,又改变了字形和设计形式的话,想要认定对方商标侵权,不仅维权成本高,而且获赔概率低。

而自己抢注则可避免今后的麻烦,也可避免“山寨”商标给自己的品牌带来不良影响。这种做法被业内称之为防御性商标注册。

不过,工商总局也在加大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大企业今后可能会减少防御性商标的注册。工商总局有关负责人日前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今年将加大对驰名商标、地理标志、涉外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加强对老字号商标的注册保护;坚决遏制违反诚信原则、恶意攀附他人商标声誉或占有公共资源等恶意商标抢注行为。

知识产权在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个人认识到未来的竞争关键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这也让知识产权保护很早就成为了大家关心的热点话题,而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有政策法规的完善问题,也有我们人的意识问题。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自觉维护知识产权,真正的创新才会由此起步。

( 责任编辑: 孟洋洋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山寨”猖獗 大公司为防侵权抢注“山寨”商标

2017.06.20

1711

“利乐”商标被曝遭侵权

2017.06.13

3211

“小黄车”诉“ofo小黄车”商标侵权

2017.11.09

1969

大快人心!福州海关查获侵权模具案件

2018.11.23

1361

安徽现最大“山寨”兵马俑群 或构成侵权行为

2017.02.09

1830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江西一家三口被撞亡案”开庭,被告廖某宇当庭鞠躬致歉,死者家属不接受
2025.04.16 816
太痛心了,四川一儿童小区内被碾压身亡!
2025.04.16 861
贵州7岁男孩遭3只大型犬撕咬!仅收到5万赔偿
2025.04.14 586
“天屎之路”引起巨大争论:该迁走还是再忍忍?
2025.04.14 672
太狠了!20分钟涨了近150元,酒店“瞬间涨价”引质疑
2025.04.07 1020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