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BOSS直聘陷“招聘骗局” 曾获千万融资

2017.08.03 10:39 2249

8月2日,大学生李文星在“BOSS直聘”网站找工作被骗、并导致意外身亡的消息引发关注。昨日,涉事平台“BOSS直聘”发布公开回应称,待“一切水落石出之际”,将依据法律承担应有责任。

记者采访获知,李文星的受骗遭遇在“BOSS直聘”并非首例。公开资料显示,“BOSS直聘”创立4年,是一家致力于招聘的“明星公司”,包括今日资本、顺为资本等机构先后对其进行投资。

此前已有人因BOSS直聘受骗

昨日,有自媒体发布文章,称大学生李文星在“BOSS直聘”上应聘某企业,疑似遭遇传销骗局,并在失联数日后不幸身亡。该事件传出后引发广泛关注。互联网招聘平台“BOSS直聘”随之涉事其中。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公司也是受害者,信息诈骗是行业痛点。” 8月2日下午,“BOSS直聘”品牌部相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表示,BOSS直聘从成立之初就致力于对虚假信息进行打击。“安全系统从诞生到现在一直在持续进行优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精力、物力”。

为什么平台上会出现“李鬼”冒名进行虚假招聘?公司作为平台方是否尽到了审查的义务?对此问题,BOSS直聘以需要配合警方办案为由拒绝回复。

李文星并不是第一个在boss直聘网站遭遇传销诈骗的求职者。8月2日,正在寻求Java软件开发岗位的张晓文(化名),向记者讲述了通过“boss直聘”网站求职被骗的经历。

张晓文1993年出生,上个月刚刚大学毕业。去年12月9日,他通过“boss直聘”应聘了“百利应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职位,随后被以面试为由骗至天津静海县大口子门村的传销窝点,失去人身自由11天,累计金钱损失将近3万。

“传销窝点当时有14人,其中8人都是以求职名义被骗进来的。”

张晓文告诉记者,传销人员有时会在BOSS直聘等求职平台上伪装成招聘人员。“我从传销组织逃出来后,发现BOSS直聘上原有的这个招聘岗位已经不存在了。”张晓文认为,BOSS直聘应对自己被骗负有责任。

雷军的顺为资本曾参与投资

记者发现,“BOSS直聘”同时拥有网站和手机应用版本。

天眼查信息显示:“BOSS直聘”是北京华业基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业基石)旗下品牌。除BOSS直聘外,华业基石还拥有包括“互联网找工作”“头条直聘”“直直的日常”等多个应用产品。

华业基石由北京华品博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品博睿)全资控股。根据工商信息,华品博睿注册成立于2013年12月25日,注册资本899.224万元人民币,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推广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和软件开发。法定代表人为赵鹏。

公开可查的信息显示,赵鹏持有华品博睿99.5%股份,除华品博睿外,赵鹏目前还在“北京爱艺盟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天津人聚人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和“北京环球永大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三家公司中持有股份,并同时担任11家公司的职务。

2016年7月的一篇媒体报道中,曾对赵鹏有过介绍,“毕业于北大,在政府部门待了11年之后,放弃稳定工作投身商海。在大企业做过CEO,也做过投资人。2013年,他与小伙伴联合创办看准网。2014年7月推出互联网垂直招聘App:BOSS直聘。

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BOSS直聘共经历四轮融资:2014年1月1日,BOSS直聘完成了A轮融资,投资方是顺为资本、策源创投;2014年12月1日进行B轮融资,投资方是顺为资本、策源创投、和玉另类投资,天眼查显示这两轮投资金额均在数百万美元。

2015年7月1日,该公司获得“千万级美元”的B+轮投资,并未透露投资方身份。

公司最后一次融资发生在2016年9月22日,这笔融资金额为2800万美元。BOSS直聘官方网站显示,这轮投资“由华映资本领投C1轮,高榕资本主导C2轮融资,C1、C2两轮融资共计2800万美元。老投资方策源创投、和玉另类投资、今日资本、顺为资本全部跟投。”

从公开信息看,BOSS直聘的投资方都“来头不小”:今日资本是“投资女王”徐新掌舵的著名投资基金,而顺为资本背后则立着雷军。

体验

在BOSS直聘简单注册即可发招聘信息

新京报记者体验发现,“BOSS直聘”发布招聘并不复杂。8月2日,记者以手机号注册BOSS直聘,在填写个人姓名,虚构公司全称、简称以及职务后,随即成功发布了一条招聘“视觉设计师”的虚假广告。

“BOSS直聘”提示,如果花费698元,购买“急聘直通卡”,求职人数即可增加6倍。而如果在新职位发布24小时内购买“急聘直通卡”,即可以享受8.8折优惠。整个过程中,“BOSS直聘”没有硬性要求发布者进行任何认证。仅提示,进行认证后“可发布更多职位”。

在记者发布虚假招聘广告的一个小时内,已有19人查看相关职位,并有6位向记者发来了简历。

新京报记者通过实际体验发现,除了此次涉事的“BOSS直聘”,也有其他招聘网站存在发布信息无审核、或者审核环节存在漏洞等问题。不乏存在与“BOSS直聘”类似的现象:用户简单注册即可发布招聘信息。其中包括赶集网等知名招聘网站。

行业

信息诈骗成“行业痛点”:招聘网站存漏洞

公开报道显示,近年来,因招聘网站上发布的信息而遭到诈骗的例子并不鲜见。2015年一则公开报道中的案例显示,有人利用“58同城”、赶集网等招聘网站,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从面试者处骗取“押金”。

专家表示,平台方应对显而易见、应当获知的违法信息负有监测排除的义务。

据智联招聘有关人士称,智联网站上新增了对于HR的实名认证审核,企业要在智联招聘发布职位下载用户简历,除了要提供营业执照,还需要上传HR个人手持身份证的照片。“我们会拿营业执照上面的信息和企业信息网上的信息做对照审核,全部一致才会过审。”前述人士表示。

一位不愿具名的信息安全专家告诉新京报记者,智联招聘核对工商资料的做法并非完美,手持身份证照片以及工商资料均可以通过PS合成,目前,一些骗子通过PS或其他手段,冒用正规公司名义,以正规公司的名义发布招聘,而这些招聘网站很难核查。

“我们一直在打击各种方式的诈骗,PS工商资料也是打击重点。”前述“BOSS直聘”品牌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许多招聘网站,不进行验证,即可发布招聘广告,这不是技术漏洞,更多的是管理漏洞。”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德良建议,招聘网站应加强监管,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李文星的悲剧。

“对于这种事件,关键是要追究诈骗者的责任,但如果招聘网站平台对此知情,则不论是否具体参与实施了诈骗活动的后续环节,亦可作为共犯处理。”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新年认为。

张新年进一步表示,对于显而易见的,平台应当获知的违法信息,平台负有监测排除的义务。“特别是经过受害者反映投诉或公安机关通报,平台已经获知的违法信息,如果未及时删除而造成的损害扩大部分显然应当承担责任。”

佰佰安全网提醒求职者:应该尽量通过正规途径等正规网站或机构获取信息。尽量选择信誉佳的公司应聘;对于那些并不熟悉或没听说过的小公司,应征前先打电话求证是否有此公司:如通过工商局网站的信用网、网上帖子对于该公司的评价、或者通过区号+114查询当地街道办事处的电话,咨询该公司的相关情况。如果可能的话,可以联系在那个公司工作的人员询问相关情况以确保信息安全。不要被“高薪”二字蒙蔽,事先要核实竞聘公司的信息,有必要的话可先与其联系,以免上当受骗。

( 责任编辑: 孟洋洋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BOSS直聘陷“招聘骗局” 曾获千万融资

2017.08.03

1805

求职陷入整容贷款要肉偿

2018.07.18

1027

必须要知道的八大求职“嘴忌”

2017.05.24

1994

求职季小心中招 谨防10类诈骗手段

2016.02.19

1835

经济专业女研究生求职频频受阻

2016.03.09

1185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惊悚!女子买房一楼院内挖出人骨想退房被拒 河南长垣刑警介入调查
2025.07.01 797
净水器骗局曝光!不良商家专骗老年人!
2025.07.01 615
提醒:这些工作文件,不能通过微信发送 多名公职人员被处理!
2025.07.01 617
到底怎么管控的?“被机场拦截”的充电宝正在流入二手市场,但真伪难辨存隐患
2025.06.30 853
上海一外卖员被小区门夹成十级伤残!物业甩锅玩手机,法院判决太痛快!
2025.06.30 926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