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如何解决儿童看病难的现状?

2017.09.22 11:34 2128

“候诊3小时,看病3分钟”是很多家长带孩子看病的感受。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千名儿童拥有的儿科医生数仅为0.5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0.85—1.3,儿科医生缺口很大。

目前,我国儿科医生供给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很多医学生不愿选择儿科专业,毕业后不愿去儿科工作,儿科医生流失率较高。儿童看病究竟有多难?儿科医生为啥供不应求?如何破解儿童看病难?从今天起,我们推出“追踪儿童看病难”专题报道,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

孩子看病候诊长

我国儿科医生本来数量就不够,加上二孩政策放开,儿童数量增加,儿科医生紧缺问题更突出

“带孩子看病真难。”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张女士对记者说,一天凌晨,3岁的女儿乐乐突然发烧,张女士当时用湿毛巾给乐乐擦拭了额头和手脚,还喂了一些退烧药,希望她能好起来。

早上7点多,张女士给乐乐喂早饭时发现她的牙龈红肿,舌尖上出现了疱疹。“当时,害怕乐乐得手足口病,决定赶快带她去附近的医院。”张女士说。

“当天排队挂号的人并不多,心里暗自庆幸这次看病应该不折腾。”张女士说,带女儿到医院,一会儿就挂上了号。“当发现乐乐的就诊序号是280号时,心里的庆幸瞬间消失。”张女士说,根据以前看病的经验,女儿可能要到下午才能看上病。

张女士带着女儿去护士台分诊,发现候诊区的椅子上坐满了带着孩子的父母,正在就诊的序号刚到69号。原来,张女士虽然避开了挂号的高峰,但赶上了候诊的高峰。

负责分诊的护士让张女士带乐乐先去做指血检验,以确定疱疹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等了1个小时,张女士拿到检验结果,发现才叫到132号。“这时乐乐病恹恹的,趴在我的肩膀上,一动不动,说医院太吵想去外面。”张女士说。

中午12点,张女士带着乐乐到候诊区查看叫号情况,发现刚到187号。中午下班时间到了,专家门诊和两个普通门诊已关闭,剩下的两个门诊还在加班接诊,分诊台的护士也在值班。

“整个上午,乐乐很听话,但中午越来越不安,哼唧不停。我感觉她的小身体更烫了,测体温已经烧到39度。”张女士回忆,一旁的分诊护士建议她们找个相对安静的地方休息,让小孩子放松下来,下午2点再来等。张女士带着女儿在医院一个角落找了椅子坐下,叫了外卖,草草解决了吃饭问题。

“一直等到下午2点多,乐乐才看上病。”张女士说,医生确诊乐乐是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疱疹型咽峡炎,开了一些退烧贴和消炎药。张女士计算了一下时间,算上排队挂号,医生看了不到10分钟,自己花了近5个小时。

“儿童看病难的根本原因是儿科医生太少。”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首都儿科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杨健认为,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儿科医生本来数量就不够,加上二孩政策放开,儿童数量增加,儿科医生紧缺问题更加突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秦炯分析,上世纪90年代,儿科萎缩很厉害,很多医院甚至撤了儿科。近几年来,不少大医院逐步恢复儿科,但恢复的速度和数量有限,床位数和专业科室仍太少。很多高龄父母加入生育队伍,孩子出生患并发症的风险加大,就医需求更大,进一步加剧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

“儿童专科医院缺乏,也是儿童看病难的原因。”杨健说,以北京为例,在公立医院中,地方儿童专科医院有2家,部队有1家,总共3家。相对于庞大的人口规模,儿童专科医院太少。

儿科资源缺口大

全国广义儿科医生总数只有13.5万人,儿童专科医院共73家,且分配不均衡

今年6月,中华医学会发布的《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基础数据)》显示,全国广义儿科医生总数只有13.5万人,儿童专科医院共73家,其中东部41家,中、西部加起来才32家,儿科资源稀缺,且分配不均衡。

国家卫计委、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每千名儿童职业(助理)医师数达0.69名。专家表示,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预计到2020年,我国儿童数量超2.9亿人,若要实现每千名儿童0.69名儿科医生的目标,儿科医生缺口近9万人,若按发达国家每千名儿童0.85—1.3名儿科医生的标准,我国儿科医生缺口在20万人以上。

“儿科不挣钱。”杨健说,过去医院发展比较均衡,儿科还是发展的重点。当很多医院开始以经济效益为导向时,儿科发展就出现困难。儿科收入相对低,检查少,用药少,特别是在原来以药补医的政策下,医院要发展、要营利,不挣钱的科室就要减少,所以儿科就成为被削弱或取消的对象。

秦炯认为,儿科的人力、物力、技术等成本更高。比如采血,给成人患者抽血,他们不会抵触,最多2分钟就结束。而小孩会害怕甚至哭闹,拒绝抽血,需护士过来帮忙控制,强制抽血。如果小孩挣扎,可能没有抽到血,反而碰坏针头,需再次抽血。这些多耗费的人力、物力在原来的医疗定价体系里面并没有体现,医院发展儿科的积极性不高。

过去,儿科医生的教育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从1999年开始,教育部为拓宽儿科医生的专业知识面,决定医学院不再招收儿科本科生,到研究生阶段才细分儿科专业,从此本科层次儿科医生的来源被切断,一些医学院甚至取消了儿科系。从1999年到2015年,全国儿科医生仅增加5000名。近几年,中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多所医学院校开始逐步恢复儿科系。

“当时医学院取消儿科系,出发点是好的,因为从事儿科工作也应有通科的医学知识,但是改完后问题就来了。”秦炯说,医学毕业生选择儿科的非常少,导致儿科医生供给减少,而且选择儿科的普遍是成绩相对较差的毕业生,导致儿科医生整体质量不高。“许多医学院陆续恢复儿科系,将会增加儿科医生供给,但还需要一段时间。”

儿科医生流失多

儿科不是“小儿科”,接诊患儿时,需要医生有更好的判断能力和沟通能力

家住河北保定的4岁患儿小尧咳嗽了一个多月,吃了消炎药也不管用。为了让小尧得到更好的治疗,妈妈王女士带他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该院呼吸科主治医师郭琰接诊了小尧。

小尧由于年龄小,不会表达,就诊过程中都由王女士来描述病情。郭琰用听诊器测小尧的心跳和呼吸情况,诊断病情为哮喘,左眼患有轻微的结膜炎。郭琰给小尧开了一些药物,并向王女士介绍哮喘的症状特点和未来的治疗要求。

王女士拿到药又带着小尧回诊室。原来,郭琰开的药中有一种气雾剂叫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患者未经医生指导都不知道怎么吸。郭琰要小尧拿着比鼻烟壶稍大的小药瓶先模拟吸一次,看是否正确。果然,小尧的吸入方法完全错误。

“吸药之前先尽量把肺内的气体呼干净,吸气的时候要用力而且连续,有一定的爆发力。吸气完毕后不要着急呼吸,憋气尽量长一些,给药物一个沉降到小气道的时间。”郭琰说,如果吸药方法不对,药液不能很好地到达肺部,治疗效果会打折。郭琰接过小药瓶,亲自示范。然后,他又建议小尧按照正确的吸入方法再练习两次。

“回家的时候一定要按正确的方式吸药,不然药都浪费了。这么小的一瓶布地奈德价值170多元。”郭琰说。王女士不断点头,表示回家一定好好盯住儿子用药。

“儿科不是‘小儿科’,接诊患儿时,需要医生有更好的判断能力和沟通能力。”杨健说,很多人认为儿科很简单,其实不然。儿科又称“哑科”,因为患儿表达能力差,有的患儿只有几个月大,病情的描述几乎全靠家人。儿科的疾病严重程度和复杂程度不亚于成人,有很多成人疾病在儿科也有,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但很多儿童的病,成人不一定会得,比如一些复杂的先天性罕见病,这对儿科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

“给儿童看病最大的风险,是一些很重的病没有看出来。”秦炯说,儿童很多重病的症状表现跟常见病差不多,比如咳嗽、发烧、疱疹等。例如夏秋季节儿童容易患细菌性痢疾,很简单的病,但是有10%的患儿是中毒型的,发病症状是抽风、休克、高烧,没有痢疾的症状,如果24小时内不能及时正确救治,死亡率在50%以上。如果医生经验不丰富,很难想到是中毒性痢疾。这种痢疾很容易治,患儿注射或者服用抗生素,很快就能康复。“关键是这种痢疾一开始没有腹痛腹泻的症状,所以考验着医生的判断力。”秦炯说。

每天早上7点半,郭琰就赶到病房,查看患儿的状况,与家属聊聊病情;下午六七点才下班,开车到北京东四环附近的家将近8点,如果遇到堵车会更晚。“患儿太多,加班是常态。晚上回到家吃完饭,儿子都准备睡觉了。”郭琰表示,儿子上小学一年级,自己从来没时间去接送,也没时间教儿子看书学习,这些都由妻子完成。“尽管儿科很忙,但收入相对较低,有很多儿科医生都辞职转行了。”郭琰说。

“儿科医生的收入,确实不如其他科室的医生。”秦炯说,按照工作量来算,儿科医生的付出更多,但回报太少。同样是看病,儿科医生需要花更多时间哄孩子,控制孩子情绪。

《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基础数据)》显示,最近3年,我国儿科医生流失人数为1.43万人,占儿科医生总数的10.7%,其中35岁以下医师流失率为14.6%,占所有年龄段医师流失的55%,综合医院的流失率远大于儿童专科医院的流失率。

佰佰安全网提醒:想了解更多儿童安全常识,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 责任编辑: 黄淑蓉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如何解决儿童看病难的现状?

2017.09.22

1825

男子因无钱给女友看病 街头裸身跪地请罪

2015.12.28

256

排卵痛怎么缓解

2021.01.07

1054

e代驾现状

2019.04.25

3341

白色污染现状

2019.08.16

2150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江西一家三口被撞亡案”开庭,被告廖某宇当庭鞠躬致歉,死者家属不接受
2025.04.16 816
太痛心了,四川一儿童小区内被碾压身亡!
2025.04.16 861
贵州7岁男孩遭3只大型犬撕咬!仅收到5万赔偿
2025.04.14 586
“天屎之路”引起巨大争论:该迁走还是再忍忍?
2025.04.14 672
太狠了!20分钟涨了近150元,酒店“瞬间涨价”引质疑
2025.04.07 1020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