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足不出户上网就可以购物、购票等等,网络成为了“无所不能”的代名词,网上贷款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可以足不出户的完成贷款申请的各项步骤,包括了解各类贷款的申请条件,准备申请材料,一直到递交贷款申请,都可以在互联网上高效的完成。
与之相应的,一批网上贷款平台的兴起,在为网上贷款的普及与推广做出了贡献的同时,也滋生了众多网络贷款交易陷阱,因网络贷款引发的诈骗案件频发,严重损害了群众的财产权益,特发此预警,希望加强广大人民群众加强防范,谨防上当受骗,并配合公安机关加强打击。
一、简要案情
1、温某在2017年1月16日13时左右,被一个自称是"捷信"金融的客服在电话内以可以帮他办理归还他在2016年12月在"捷信"金融网上平台办理的贷款利息手续为由,诈骗了其人民币3772.44元。
2、蒋某于2017年3月6日通过手机上网了解到广州市日升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后,自己点击申请贷款50000元,之后自称叫周羽的人给蒋某提供了一个卡号为6217997020002865860的账户,以办理贷款要交押金、公证费、验资费等名义,要求蒋全用手机支付宝转账的方式从其银行卡上分五次转了39000元到6217997020002865860的银行卡上。
3、张某某被一家自称是北京的无抵押贷款公司以可以办理贷款业务为由,需要转钱到对方银行账户查询其银行卡流水明细,后张某某通过手机支付宝行转账的方式,从自己的卡号上分三次向对方提供的银行卡账户上转账20600元钱。
4、钟某某被一名自称是郑州市二七区铭盛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人以贷贷款需要买保险为由诈骗,自称是郑州市二七区铭盛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人提供了一个开户名为项炳华,卡号为6230522020000886279的农业银行账户给钟某某,钟某某通过无卡存款向该账户存了18900元现金后与对方失去联系。
5、张某报称:他在今天中午12时左右,接到一个自称是能够帮他办理信用贷款的电话,可以帮他从农业银行贷款,并让他向对方提供银行卡上存入5000元人民币作为验资款,才能办理贷款手续,为此,张某信以为真,他按对方的提示通过无卡存款方式将5000元人民币存入对方提供的账户(帐号为6228482668450311479)。
6、杨某某在网上申请信用贷款,后被对方以其提供银行卡信用度不够需要存钱在卡上为由,诈骗走10000元人民币。
7、赵某某在网上办理贷款,被对方以办理贷款需要交材料费、验资等为由进行诈骗。对方提供了账号为6228480848834832570,户名为江海惠的账号给赵某某,赵某某于2017年9月18日至2017年9月21日之间分四次通过现金存入及转账给对方的方式共计被骗走人民币39100元。
二、案件特点
一是此类案件被骗人大多为经常上网的年轻人及中年人,且被骗多为经营小本生意且手头有一定储蓄的人;
二是不法分子充分利用受害人急需贷款的迫切心理, 以无抵押、低利息、手续简便为诱饵忽悠受害人;
三是一旦受害人主动与不法分子联系,不法分子就会步步为营,鼓动受害人以贷款需要先支付保证金、利息、手续费等名目为由,让受害人将钱打入指定的所谓公司账户。
四是侦破难度大,经济损失很难挽回。一般群众均是汇款已经成功后才到派出所报案,公安机关很难通过紧急止付等措施帮忙群众挽回经济损失,且派出所侦查破案能力有限,很难打掉此类网络借贷诈骗团伙。
三、防范建议
一是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贷款观念。应该说贷款没有捷径,正规的贷款一定是要对借款人的贷款条件设置一定的要求。建议广大消费者以最稳定、最正规、最安全的方式获得贷款,切忌侥幸心理,遇到相关骗术应当咨询相关银行。提高自身防范意识,不要轻信无息、低息贷款等诈骗陷阱,防止此类犯罪滋生蔓延;
二是当对方提出先收取一定费用时要提高警惕。当与对方联系后,骗子们都会找出各种理由要求预先转账支付保证金、手续费等名头的款项,此时应提高警惕。
三是加强安全防范宣传力度。对此类诈骗手段要通过互联网发布预警信息,通过新闻、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引起网民及上网群众的高度重视和警觉,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警惕性。
四是提高打击网络诈骗的能力和水平。公安机关应加强专门打控网络犯罪的专门队伍建设,引进网络专业人才,加大打防管控网络诈骗犯罪技术设备装备建设,有效打击、遏制网络诈骗犯罪。
佰佰安全网提醒:想了解更多网贷常识,下面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 责任编辑: 黄淑蓉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