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又称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病或脑血管意外的俗称,通常发病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50-70岁发病率最高,占发病人数的60%以上。然而,由于现代人生活习惯、工作节奏、饮食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临床上中风的发病年龄已经大大颠覆了人们传统意义上的认知。江苏省脑卒中中心、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近期收治了多例年轻中风患者再一次向人们敲响警钟。
来自六合的患者刘某,今年24岁,常年过着吃外卖、喝饮料、抽烟、喝酒、不运动的生活,导致其肥胖并患有高血脂。上周一开始感到左侧肢体无力,一开始没当回事,一直到周六晚上和往常一样,吃完外卖后,突然感觉左侧脸部一直到下肢开始发麻而且进行性加重,左手几乎抬不起来,被同事送到江苏省中医院急诊中心救治。
值班的神经内科王永生主任医师接诊后,经过脑部CT等一系列的检查,结果诊断为脑梗急性发作。“脑梗死,由于梗死区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还会发生许多合并症,必须及时积极规范有效治疗”。王主任介绍,由于患者仍处于发病后三四小时的最佳治疗时间内,遂迅速对其进行再灌注治疗,即用丁苯酞进行溶栓,经过一系列治疗,患者的病情很快好转。
据王主任介绍,该中心近期诊治的脑中风病人中,还有一位不久前刚出院的31岁患者,这名患者可是大名鼎鼎的“三进宫”,一年内发生3次脑梗。原来,该患者从小只吃肉,从不吃蔬菜,年纪轻轻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去年开始至今共发生了3次脑梗,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
“从临床上分析,大多数年轻的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多是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而引起!”王主任分析说,现代年轻人,由于工作节奏快,运动少,平时喜欢吃快餐、喝饮料,这些食品多高油脂、高热量,总认为自己年轻,老年人容易生的心脑血管疾病不会找上自己,因而不注意保健。
( 责任编辑: 刘长利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