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的抢掠与焚烧,圆明园遭到了严重的损毁,它已不适宜统治者居住。
但仍有一部分建筑存在,据《雷氏旨意档》记载同治年间,皇上问:
“圆明园内尚存多少处?贵宝回奏十三处:双鹤斋,慎修思永,课农轩,文昌阁,魁星楼,春雨轩,杏花村,知过堂,紫碧山房,顺木天,庄严法界,鱼跃鸢飞,耕云堂。”
以上所列建筑中,其中仅庄严法界一处属于万春园,其余全部都属于圆明园,重修工程也是围绕着这些建筑展开的。
所以清代统治者也没有任其荒废,仍把圆明园当做园庭重地,严密稽查。
圆明园被焚不久,文祥等就向咸丰皇帝上奏要在圆明园择要安设堆发值班看守折,要拟于择要处设堆发,并要该班官兵看守。
从咸丰十年到同治重修圆明园前,圆明园中一直都有军队和太监守卫着,不准外人进入。虽然如此,此段时间圆明园还是被盗。
参与偷窃最多的是当地地痞流氓,咸丰十一年到同治十年期间,内务府奏销档中可以查到多次地痞流氓因为偷盗圆明园物品被治罪的折子。
咸丰十一年据圆明园总管太监王春庆呈报,五月初六日在谐奇趣拿获偷窃铜幪、铜鼎等物米老尔一名,解送奴才衙门审讯。
同治六年(1867 年)四月十二日据圆明园总管太监董福等奏,抓获偷窃长春园水法铜管贼犯赵英交司审办。
类似记载还有很多,除此之外由内务府委托去看管圆明园的人也监守自盗。咸丰十一年四月十五日,据圆明园总管太监王春庆等声称:
“太监岳成高、韩得寿私带铜器出门,经福园门太监搜获”。
同治二年五月十九日,据圆明园总管太监董福等奏,紫碧山房被窃青玉山玉器各一件,及铜炉、铜丝罩、铜珐琅等物。
此事乃是两个名叫管三与安瑞的满族前园户成员所为,他们供认,潜入圆明园偷取贵重的玉器,然后到附近的古董店变卖。
在此期间外国人也对圆明园的财物产生觊觎之心。
同治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有外国人一名至福园门外,欲进内游看,经讯官兵阻拦,遂往迁西无人之处扒墙跳进,至空间屋内翻阅书籍,经看守之太监阻拦,尚不听从。
后审查得知此人名叫张勉行,英国人,在天津关税司威立士名下当扦子手。但不管怎样,大量的记录显示,从咸丰十一年到同治十年这十年间,窃贼和私闯者从未间断过,之后的情况更是不断恶化。
从以上圆明园多次被偷掠的现象中,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首先是圆明园虽被英法联军抢掠与焚烧,但清政府一直都派兵把守此处。虽有多次盗掠现象,甚至有外国人参与,但圆明园遗址应该保存还算完好。
第二,以上所列的都是此时期可查的偷掠现象,相信平时偷掠现象一定更多,这也为重修圆明园造成严重的困难。
( 责任编辑: 刘长利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