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吓人!女子怀胎仨月子宫竟然从肚子里掉出来!

2018.01.15 09:58 2131

35岁的林女士迎来了二胎,两个月的时候,林女士感到下腹有坠胀感,一块红枣大小、红红软软的球状物从阴道里掉出来,把她吓坏了。最开始,林女士还能在晚上睡觉时用手将脱垂物塞回去,但时间一久,就塞不回去了。

三个月的时候,林女士的脱垂物越来越严重,她赶紧来到广医三院妇科就诊。妇科主任医师刘娟为她检查后判断,林女士阴道的脱垂物正是子宫。

怀孕才三个月,子宫竟然从肚子里掉出来!林女士和家人着实吓到了!

随后,刘娟主任为林女士放置了子宫托保护胎儿,加上对症治疗,情况明显改善。

这还是小编头一遭听说怀着孕才三个月,子宫就掉出来的情况!而医生却说,导致林女士子宫脱垂的原因在于,她在生完第一胎的时忘了关键的一步——盆底肌肉康复,以至引起了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功能障碍,严重会导致流产!

盆底功能障碍是什么?

咱先来打个比方

“一个篮子,里面放了一个大西瓜,当吊了十个月之后把西瓜放下来,篮子一般会如何呢?”篮子可能已经被大西瓜给撑大了。

“其实女性的盆底就像这个篮子,在会阴肛门处托起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器官,维持性生活快感、排尿动作、排便等多项生理功能。”广医三院妇科主任医师刘娟介绍,正常人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因为激素的改变,孕期站姿和坐姿不正确,分娩过程中的肌肉牵拉损伤,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肉造成损伤,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或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一组疾病。主要表现有子宫脱垂、尿失禁、反复感染,严重者可致不孕、流产。”刘娟提醒,无论头胎采用何种分娩方式,怀孕和分娩过程中都会使得盆底功能受损。

二胎妈妈,孕前一定别忘盆底功能检查

经历了妇科手术、妊娠、分娩的女性,不管顺产还是剖宫产,都会对盆底的肌肉、纤维、筋膜造成损伤。当怀二胎时,子宫再次承重,胎盘的重量压在盆底肌肉上,引起盆底肌肉松弛,难以支撑子宫时,子宫便掉了出来。“虽然子宫脱垂短期内对胎儿没有影响,但是若不及时处理,就有可能造成感染,甚至流产。”刘娟指出,生育二胎者,尤其是30岁以上的女性,若在当年生第一胎后未做盆底的评估,要想怀二胎时,首先得做好盆底功能的检查以及肌肉康复训练。

据了解,我国已婚女性中有45%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生活质量低下的情况,却未给予足够重视。

治疗黄金期:

产后42天评估干预

林女士回忆道,早在生完第一胎时,自己就察觉小腹有下坠感,性生活时阴道变宽变短、疼痛感明显,性生活质量不如从前。但她以为只是“月子没坐好”,没有就医。

刘娟表示,如果女性产后恢复得不好,盆底功能障碍持续存在,就会引起子宫、直肠、膀胱脱垂,性生活障碍,反复泌尿感染等一系列疾病,还有可能导致将来压力性尿失禁、粪失禁,在咳嗽、大笑、上楼梯、抱孩子或者跳绳时“尿湿”裤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刘娟建议,多数女性的盆底肌肉在分娩后6-8周恢复正常,因此产妇应在产后的42天进行盆底肌肉肌力评估,做三维超声波,了解直肠、肛门、子宫的活动度。若发现盆底肌肉出现了病理性改变,则要及时干预,有意识地做康复训练。

盆底状况如何自我判断?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妇科主任、主任医师张秋实介绍,首先是病人可自我感知,是否有小腹下坠感,有时伴小便不利?是否总是觉得后腰有阵痛或酸痛感?这些情况在站立过久或劳累后症状明显,卧床休息则症状减轻?像盆腔脱垂的问题,轻度时一般无特殊症状,重度时才会自觉有东西(肿物)从阴道脱出。

因此,最靠谱的办法还是到医院做个盆底功能检测。检测时,在阴道内放置肌电探头,医生、病人能从监视器的屏幕上看到盆底肌肉的收缩,子宫、阴道前后壁有没有萎缩、松驰、脱垂或者膨出等,检测阴道壁肌肉收缩好否,盆底肌肉能否带动阴道壁,并可进行功能损害状况的轻重分度。

10分钟盆底操简单易练

由于林女士处于孕期,不能接受手术,刘娟安排她暂时放置子宫托,保护胎儿。待分娩后,再接受盆底重建手术与康复治疗。经放置子宫托后,林女士的脱垂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小腹坠胀感逐渐消失,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产后一年内是训练的最佳时间。”刘娟介绍,轻、中度的子宫脱垂多数能通过康复治疗恢复。通过“Kegel运动”、生物反馈辅助疗法、低频电刺激等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盆底肌纤维受损的程度和类型,进行有针对性、个体化的训练。

其中,最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是“Kegel运动”,俗称“缩肛运动”,即有意识地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加强患者控尿能力及盆底肌肉力量,改善尿道、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盆底肌肉锻炼操

可站可卧,全身放松,双腿并拢,象有绳向头顶提一样慢慢吸气,边吸气边收缩肛门周围的肌肉,就像在忍大小便时的肌肉收缩一样,夹紧臀部,屏气保持5秒,同时逐渐放松肛周肌肉,如此反复。每天3~5次,每次10分钟即可。关键是要坚持锻炼。

“象顺产妇,在产后42天就可训练”,张秋实说,三四十岁的女性,也可经常锻炼,简单而有效。

刘娟同时也提醒新妈妈们,注意做凯格尔锻炼的方式:用最大力气收缩肛门、阴道,手放在腹部,感觉腹部放松、不能用力,保持5秒钟,连续收缩。这才是正规的凯格尔锻炼,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而临床上发现,很多新妈妈为了大力收缩,把肚子的力量都用上了。刘娟提醒,如果很大力量收缩,但用的是腹部的力量,其实是在给腹部增压,往下的力量不止抵消了锻炼的效果,更有可能会有反效果,因为腹压增加本身就是压力性尿失禁的高危因素。

“凯格尔锻炼如果做到位,其实很辛苦的。掌握了要领后,坐公交车、洗菜做家务,随时随地都可以做。”

如果掌握不到收缩的要领,在家里可以使用阴道哑铃的辅助。“把阴道哑铃放置到阴道内,然后站立起来,阴道哑铃在重力作用下会往下掉,那么就会迫使你被动地收缩阴道把它hold住。这样可以帮助你找到正确用力的感觉。”刘娟说。

此外,康复训练还可以联合低频电刺激进行。电刺激可以对阴部神经、盆腔神经和神经肌肉进行刺激,使肌肉被动锻炼,加强肌肉强度,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尤其对绝经后的患者,电刺激与盆底肌肉联合训练效果更佳。

对于重度子宫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还应采用微创的重建手术、抗尿失禁手术等重建盆底功能。若患者因为年龄、生育、并发症等问题无法及时进行手术,应该在医生、护士的指导下使用子宫托进行治疗。

别让宝宝躺在肚子上

佰佰安全网提醒,除了注重盆底康复,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动作是新妈妈或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都应该避免的。便秘、长期下蹲姿势、拎重物、慢性咳嗽等,都是盆底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这些情况的共同特点,就是长期腹压增加。

还要提醒新妈妈,不要用肚子垫着孩子。有的妈妈产后肚子大,会偷懒把孩子放在大肚子上,好像很舒服。其实对于产后盆底肌受损的新妈妈来说,这也是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潜在因素。至于运动,瑜伽、游泳是最适合盆底功能障碍的。

( 责任编辑: 吴梦莉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吓人!女子怀胎仨月子宫竟然从肚子里掉出来!

2018.01.15

1773

医生擅自切除患者子宫 被起诉

2018.06.12

1476

吃哪些食物对子宫好,这些食物能帮忙

2021.03.17

1142

女子孕两月宫内没胚胎 不是宫外孕是葡萄胎

2017.09.21

1464

医生擅切子宫 医疗事故如何赔偿?

2018.06.12

1985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太狠了!20分钟涨了近150元,酒店“瞬间涨价”引质疑
2025.04.07 999
广州海关查获玳瑁手镯36件 系1人携带
2025.03.31 871
救出被困近60小时幸存者!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奋战
2025.03.31 886
刚热过又得加衣服了!下周后期这些地方降温或超20℃!
2025.03.24 572
必须严惩!陕西一医院被曝“偷换新生儿”,医院最新回应:涉事医生解聘,护士暂停工作
2025.03.13 929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