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男童遭飞镖扎眼 做好家长还需要这些

2018.04.26 09:23 2005

6岁的灿灿捂着左眼喊着疼。他疼的是眼睛,而他的家人则疼在心上。

带孩子去游乐场时出事

后续还需要手术

灿灿是陕西安康汉阴县涧池镇人,上一年级,4月21日晚上10点多,补完课后,他由父母和奶奶带着去县城的一家游乐场玩。“孩子平时也很辛苦,就想着周末让他放松一下。”孩子的妈妈郭女士说,没想到刚进游乐场,就出了事。

游乐场门口有玩飞镖游戏的,一名女子和摊主在争吵。他们没在意,就往里面走,突然,灿灿“啊”了一声蹲在地上,捂着眼睛说:“妈妈,我的眼睛瞎了。”郭女士一看,儿子的左眼眶和眼睛下面被扎了两把飞镖。孩子的父亲汤先生快速冲到一名女子面前,正是那名女子扔飞镖时,将飞镖扎进了灿灿的左眼,“女子面对摆放气球的桌子,我们是从她后面经过的,也不知道飞镖是怎么飞过来的。”

他们马上乘车去县医院,在车上,夫妻俩才发现孩子的腿上还扎有一个飞镖。由于伤势严重,22日凌晨3时许,灿灿被送进了西安市第四医院。22日,医院给灿灿做了清创缝合手术。

4月23日下午,躺在病床上的灿灿说眼睛疼,孩子的父母和奶奶则泣不成声,“他的左眼可能因此失明了,我们实在难以接受”。

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王建洲说,初步诊断结果显示,小孩属于角膜穿通伤,外伤性白内障,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落,扎得应该很深,还有穿透的可能,后续还需要进行手术,恢复视力的可能性很小。

扔飞镖女子手机一直关机

事发当晚,灿灿家人报了警,汉阴县警方随即展开调查。扔飞镖的女子姓王,今年25岁。警方也让王某的朋友付某陪着灿灿到西安治疗。付某说,事发时,王某和飞镖店主发生口角,他离得远,不知道为什么又扔起了飞镖,还扔到了孩子眼睛上,“我跟王某不算太熟,22日,她转给我1万元钱,我都转给灿灿的父母了。”而王某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记者和汉阴警方取得了联系,民警称,还在对此事进行调查。

对于那个游乐场,灿灿的父母了解得不是很多,“是流动的,在县城的一个空置场地摆放,有马戏团,还有旋转木马等等,是露天的,不收门票。朋友刚才拍的照片显示,出了这事,这个游乐场还在继续经营。”


孩子的日常安全教育是要讲策略和方法的,它需要全家参与、家校配合、形式多样;在具体操作上,需要父母关注少年儿童安全形势的发展,及时更新观念,做到学习与演练相结合、亲子相互教育、共同进步和寓教于乐,从而培养孩子的安全理念和相关技能。

安全教育父母孩子策略和方法孩子是民族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孩子的安全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而且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保证孩子的安全,无论对于国家、家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安全隐患无处不在。作为孩子监护人的家长们,怎样才能有效改善孩子的安全状况呢?

一、父母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策略

(一)全家参与

孩子的安全教育是全家的大事,只有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学习安全常识、人人有方法,才能为孩子营造相对安全的家庭环境。在全家人对孩子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要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全家人对孩子的要求和教育方法必须一致,否则会造成儿童心理紊乱。

(二)家校配合

任何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的环境,且三个方面不可以替代。孩子是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共同影响下成长的。所以,家长必须经常与学校取得联系,互通孩子的安全状况,双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及时给与干预和纠正。

(三)形式多样

在进行安全教育的问题上父母需要花费心思,根据孩子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制定由大到小、不同层次的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模拟活动,逐步培养孩子积极生存的意识、安全自护的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调整、完善,使之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

二、主要方法

(一)更新观念

不少父母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存在思想观念上的盲区,未能将孩子生命教育提高到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层面上来认识,并且缺乏有效的教育内容、途径、方法。主要表现在:一是片面追求孩子智力发展,忽略孩子生命个体对积极生存,安全自护知识的需求。二是完全让幼小的孩子自己去面对。尤其在农村家庭,留守儿童常常独自在家无人看管,接受到的安全教育几乎为零。三是对孩子过度保护、溺爱有加。四是怕孩子出安全问题,拒绝孩子接触新事物。其实,这种方式才是最不安全的。如果不让孩子碰热水,他怎么会知道热水会烫到自己,如果不教孩子科学上网,他就会处在被不良信息影响的危险之中。

(二)学习与演练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除了为孩子买图文并茂的相关书籍让孩子自学外,父母自己也要主动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同时还应在实操能力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培训,以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此外,可以选择适合孩子的自卫和逃生演练项目进行自护技能培训,让孩子在实践中感知、操作、领悟、建构生存安全能力。

(三)言传更要身教

除了对孩子的口头教育外,父母的身教则可以事半功倍润物细无声。在生活中,只有父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模范榜样,孩子才可能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自觉注意安全问题。

(四)寓教于乐

1.在游戏、故事中学习。对于3~6岁的孩子,可以充分利用孩子喜欢的游戏、情景剧的特点,用拟人的方式来传授知识,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认识到危险,判断自己所处的形势并及时采取自救措施。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可以带孩子到现场感受。

2.借力动画片、警示教育短片。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还可以借力动画片、警示教育短片。例如,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玩火、玩水、爬阳台可以吗?这些动画片、警示教育短片可以让孩子在脑海里认识到什么是不可触摸的“禁区”,一旦做了那些错事,结果是可怕的。

3.画、讲、辩、查安全。可以通过设置安全标识、警示语,创作安全图文绘画、绘制安全小画册,挖掘、提炼隐含在家庭生活中的生存安全教育因素。

4.挖掘身边的素材。父母应该牢牢抓住身边每一次安全警示教育的时机,让孩子知道哪些雷区不能碰。

(五)安全意识与技能同样重要

由于孩子年龄小,涉世未深,缺乏较强的是非辨别能力和对危险的预判能力,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或乐于助人。然而,教育专家表示,孩子是不能被赋予成人应承担的责任的,过去那种鼓励孩子敢于与违法犯罪行为斗争、做“见义勇为”好少年的教育方式不顾及少年儿童的特点。相反,教给孩子大叫、求救、跑掉、躲避,不盲目反抗,才是适合孩子的安全教育方式。

(六)把握好“度”

在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时,还要把握好“度”,既要提高孩子的防范意识,同时不能过度吓唬、恐吓孩子,夸大危害性。否则会让孩子觉得社会上坏人多,对陌生人、对社会失去信任。

总之,作为父母,要有效改善孩子的安全状况先要提高自身教育能力,并尽早让孩子在积极参与中学习自护知识,提高其意识,培养其能力。

儿童意外事故时有发生,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加强对儿童安全意识的教育,留心观察,时刻叮嘱,以防发生意外。面对儿童安全意外事故,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呢?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 责任编辑: 武伟伟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男童遭飞镖扎眼 做好家长还需要这些

2018.04.26

1665

男童遭飞镖扎眼 可能失明 带孩子玩这些你要注意

2018.04.24

1875

男童遭飞镖扎左眼 或将失明 肇事女子玩消失

2018.04.24

1717

高温天 一3岁男童被困车内

2019.06.04

1294

男童错乘公交走失 母亲报警后民警迅速开展行动

2019.04.03

1354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江西一家三口被撞亡案”开庭,被告廖某宇当庭鞠躬致歉,死者家属不接受
2025.04.16 813
太痛心了,四川一儿童小区内被碾压身亡!
2025.04.16 859
贵州7岁男孩遭3只大型犬撕咬!仅收到5万赔偿
2025.04.14 585
“天屎之路”引起巨大争论:该迁走还是再忍忍?
2025.04.14 672
太狠了!20分钟涨了近150元,酒店“瞬间涨价”引质疑
2025.04.07 1019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