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最高气温36.5℃。
晚上10点左右,一名15岁的男孩由派出所民警护送进杭州市救助管理站。
这是一个不想回家的孩子小勋。老家在贵州,一年前因为和父母吵架,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来到杭州。
因为没有身份证,找不到工作,于是过上了流浪生活,以捡拾垃圾为生,靠着卖废旧纸板等勉强维持生活。天热的时候就睡在江边、公园等地;天冷的时候就找地下车库睡觉。他离家以后从来没有和父母联系过,也没有任何亲朋好友的联系方式,现在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在哪里,只希望救助站能帮助他回老家去。
可事实上,从小勋入站时的穿着打扮和他随身携带的300多元现金来看,并不像是长时间流浪的孩子。
小勋说谎了。
救助站的工作人员通过小勋贵州老家派出所,联系到了他的父亲。小勋父亲相当激动,表示自己现在就在杭州滨江这边,已经找儿子20多天了,报了案却一直没有消息,马上来接领。
所以,故事就有了另外一个版本。小勋父母离异,之前一直和爷爷奶奶住在贵州老家。半年前,再婚后的父亲将他接到杭州一起生活。因为小勋不想继续上学,索性就在龙翔桥一带找了个打包快递的工作。大约20多天前,小勋偷拿老板娘几百块钱被发现后,离家出走。手机电话不接、短信不回,但是父亲发个红包过去,立马就被小勋领取了。
说到这一点,小勋父亲又好气又好笑,他说估计这段时间小勋都是在网吧打游戏度日。之前也有过很多次小偷小摸的行为,可是说教都不管用。
“在救助的过程中,小勋并不是个例。不少被救助的流浪未成年人,有家却不愿意回。”工作人员说。
佰佰安全网表示,都是因为家里缺少温情和理解。家庭教育能力的缺失是最关键的根源。以小勋为例,长期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容易在学习及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厌学和渴望被关注的心理会比一般的孩子更强烈一些,也更容易“离家出走”。另外,当孩子出现一些不当甚至轻微违法犯罪行为时,父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也往往适得其反,容易让孩子对家产生怨恨,从而离家流浪。
( 责任编辑: 慕丹萍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