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医院感染科,最近医生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们连续接诊了两名体内排出蛔虫的患者。难道蛔虫病又卷土重来了?
记者从省疾控地病虫媒所得到的一份调查显示,我省目前蛔虫病的感染率并不高,取而代之的是肝吸虫病,感染率达到 3.4%,患病主因是吃生淡水鱼被感染。
30 岁小伙三餐全点外卖
刷牙时吐出蛔虫幼虫
30 岁的小林一日三餐全点外卖。最近一段时间,小林早上总是干呕。有一天刷牙时,他竟然发现自己吐出了一条虫子,那虫子长 2 厘米,像条细蚯蚓。小林赶紧把虫子抓进塑料瓶中,灌了点水,送到了医院。
经检验,这是条蛔虫幼虫。省医院感染科付丽娟主任介绍,“ 蛔虫这些年不多见。小林可能是吃外卖时吃到了不洁食物,把幼虫吃了进去。” 但医生推测,既然小林吐出了幼虫,他的肚子里可能还有一公一母两条成虫。小林一边用打虫药,一边在排泄物中观察。直到第三天,他发现厕纸上黏着一团团蠕动的虫子,跟之前吐出来的虫子一样。
季女士非常瘦,身高 1.7 米,体重才 90 多斤。到医院时,季女士将一个塑料袋递给了医生,袋里面塑封了一条 20 多厘米长的蛔虫。
季女士比小林要淡定,她告诉医生,自己在 15 岁时就排出过一条蛔虫,当时也没吃过驱虫药。不过没想到在 15 年后,又排出来一条。
感染科高巍医生表示,患者体内有蛔虫可能是因为饮食不洁或者吃不熟食物导致的,“ 如果食物上有蛔虫卵,但食物没有清洗干净,或者是烧烤的食材没有烤熟,吃下去就容易被感染。”
尝鲜吃生江鱼得肝吸虫病
男子胆管被寄生虫堵了
陈先生爱钓鱼。为了尝鲜,他直接在江边把鱼开膛破肚,片下肉片蘸醋直接吃。近日,陈先生总是肚子疼。省医院南岗院区消化内科副主任刘颖推测,陈先生可能是胆管里有了虫子。果然,拍片后发现陈先生的胆道系统被寄生虫侵蚀,堵塞了胆管。
刘颖介绍:“ 陈先生得了肝吸虫病,主要是吃生江鱼片导致的。江鱼携带很多寄生虫,生吃很不卫生。” 患上肝吸虫病严重的会腹痛、腹泻、消化不良,晚期会出现肝硬化、腹水,还能并发胆囊炎等。
肝吸虫学名叫华支睾吸虫。据省疾控地病虫媒所葛涛副所长介绍,我省地表水系发达,为肝吸虫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上部分沿江地区居民喜食 “ 杀生鱼 ” 导致肝吸虫感染率较高。
我省肇源县有生吃鱼的习俗。2006 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县肝吸虫感染率高达 67.43%。2008 年,全县居民肝吸虫感染率降到 15.84%。近些年,食生鱼的人群日益增多,导致受到威胁的地区可能进一步扩大。
肝吸虫病是如何传播的呢?葛涛副所长介绍,病人或者患病动物粪便内含有的虫卵落入水中,先后经过淡水螺和鱼虾体内的发育,形成大量感染期囊蚴。人或者动物食用含有活囊蚴的鱼虾就会被感染。
肝吸虫成最大病患
我省从 1988 年开始进行寄生虫病的调研,到目前为止共开展了 3 次大型调研。从发展趋势来看,我省寄生虫病的感染率大幅下降。
调查中发现,寄生虫病的种类在发生变化。20 年前发病率最高的为蛔虫、鞭虫、钩虫等土源性线虫病。而如今,蛔虫已经被肝吸虫取代,生吃淡水鱼是 “ 罪魁祸首 ”。
在 2016 年至 2017 年开展的全国重点寄生虫病监测项目中,我省对 19 个县的 19026 人进行了便检,发现肝吸虫病感染率为 3.42%。
佰佰安全网提醒:接二连三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被曝光在公众的视野内,所以,为了自己和亲人的身体健康,请多来佰佰安全网学习一些食药安全知识,掌握对食品好坏的甄别和筛选。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 责任编辑: 慕丹萍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