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人口大国,也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农药这一特殊用途化学物质问世以来,在直接参与土壤生态环境生命过程中,为人类治理病虫害,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抗劣性能,改善和提高农作物的品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使用农药是有副作用的,由于农药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在环境中降解,大量而持续使用农药,不断在土壤中积累,便会使土壤造成污染。
为了防止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应该合理、适量的使用农药;再就是采用各种农业措施,调节土壤结构、粘粒含量、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离子交换量、微生物种类数量等增强土壤对农药的降解能力。
常用的土壤修复技术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物理、化学修复技术中研究运用较多的是:(1)固化-稳定化;(2)淋洗;(3)化学氧化-还原;(4)土壤电动力学修复。生物修复法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以及菌根修复方法。近几年植物修复技术逐渐成为生物修复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植物修复适用于大面积、低浓度污染,不但可去除环境中的农药,还可去除环境中重金属与放射性元素。
1、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蓄水蓄肥能力,为土壤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提高土壤的自净能力。
2、深翻换土,通过将被污染的表层土壤深翻到底层,让未被污染的底层土壤翻上来,来改变可耕作土壤的栽培环境。
3、生物净化:
a)微生物修复 微生物修复是污染土壤中人工接种能降解农药的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将残存于土壤中的农药降解或去除,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或降解成CO2和水的方法。
b)植物修复 近几年植物修复技术逐渐成为生物修复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培养出各种转基因植物,让它们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植物修复适用于大面积、低浓度污染,不但可去除环境中的农药,还可去除环境中重金属与放射性元素。
c)菌根修复 菌根是土壤真菌菌丝与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外生菌丝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能增强植物的吸收能力,改善植物的生长,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和耐受能力。此外,菌根有着独特的酶途径,用以降解不能被细菌单独转化的有机物,所以菌根化植物可作为很好的生物修复载体。
当土壤被农药污染后,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治理。土壤修复技术归纳起来常用的有:热力学修复技术、热解吸修复技术、焚烧法、土地填埋法、化学淋洗、堆肥法、植物修复、渗透反应墙、生物修复等方法。其中生物修复法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以及菌根修复。
1) 微生物修复是污染土壤中人工接种能降解农药的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将残存于土壤中的农药降解或去除,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或降解成CO2和水的方法。
2) 植物修复技术近几年逐渐成为生物修复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培养出各种转基因植物,让它们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植物修复适用于大面积、低浓度污染,不但可去除环境中的农药,还可去除环境中重金属与放射性元素。
3) 菌根是土壤真菌菌丝与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外生菌丝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能增强植物的吸收能力,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和耐受能力。此外,菌根有着独特的酶途径,用以降解不能被细菌单独转化的有机物,所以菌根化植物可作为很好的生物修复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