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

首页 > 安全知识百科 > 环境污染 > 内容

水体污染相关知识

水体污染可分为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物理性污染是指水的浑浊度、温度和水的颜色发生改变,水面的漂浮油膜、泡沫以及水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质增加等;化学性污染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污染,如水中溶解氧减少,溶解盐类增加,水的硬度变大,酸碱度发生变化或水中含有某种有毒化学物质等;生物性污染是指水体中进入了细菌和污水微生物等。

水体的污染源可以分为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

1.点污染是指污染物质从集中的地点,如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口排入水体。它的特点是排污经常,其变化规律服从工业生产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规律,它的量可以直接测定或者定量化,其影响可以直接评价。

2.面污染则是指污染物质来源于集水面积的地面上或地下,如农田施用化肥和农药,灌排后常含有农药和化肥的成分,城市、矿山在雨季,雨水的冲刷下,地面污物形成地面径流等。面源污染的排放是以扩散方式进行的,时断时续,并与气象因素有联系。

1、按照污染成因划分

从污染源划分,可分为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环境污染物的来源称为污染源。点污染是指污染物质从集中的地点,如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口排入水体。它的特点是排污经常,其变化规律服从工业生产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规律,它的量可以直接测定或者定量化,其影响可以直接评价。而面污染则是指污染物质来源于集水面积的地面上或地下,如农田施用化肥和农药,灌排后常含有农药和化肥的成分,城市、矿山在雨季,雨水冲刷地面污物形成的地面径流等。面源污染的排放是以扩散方式进行的,时断时续,并与气象因素有联系。2、按照污染性质划分

从污染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物理性污染是指水的浑浊度、温度和水的颜色发生改变,水面的漂浮油膜、泡沫以及水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质增加等;化学性污染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污染,如水中溶解氧减少,溶解盐类增加,水的硬度变大,酸碱度发生变化或水中含有某种有毒化学物质等;生物性污染是指水体中进入了细菌和污水微生物等。

工业废水为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据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资料显示:这一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共539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409亿吨,占69%。

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农药污水中,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我国目前没开展农业面上的监测,据有关资料显示,在1亿公顷耕地和220万公顷草原上,每年使用农药110.49万吨。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惩的国家之一,每年表土流失量约50亿吨,致使大量农药、化肥随表土流入江、河、湖、库,随之流失的氮、磷、钾营养元素,使2/3的湖泊受到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造成藻类以及其他生物异常繁殖,引起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的变化,从而致使水质恶化。

1.长期饮用被汞、铬、铅及非金属砷污染的水,会使人发生急、慢性中毒或导致机体癌变,危害严重。

2.水体污染中含有病毒,病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污染物会传播各种疾病,例如病菌可引起痢疾、伤寒、霍乱等;病毒可引起病毒性肝炎、小儿麻痹等;寄生虫可引起血吸虫病、钩端旋体病等。

3.水中氮化合物的增加,对人畜健康带来很大危害,亚硝酸根与人体内血红蛋白反应,生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输氧能力,使人中毒。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是形成亚硝胺的物质,而亚硝胺是致癌物质,在人体消化系统中可诱发食道癌、胃癌等。

4.有机物污染微生物快速繁殖,使水中缺氧,引起有机物的嫌气发酵, 分解出恶臭气体,污染环境,毒害水生生物,它是水体污染最主要的方面

常见的水体污染主要有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1.物理性污染是指水的浑浊度、温度和水的颜色发生改变,水面的漂浮油膜、泡沫以及水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质增加等;

2.化学性污染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污染,如水中溶解氧减少,溶解盐类增加,水的硬度变大,酸碱度发生变化或水中含有某种有毒化学物质等;

3.生物性污染是指水体中进入了细菌和污水微生物等。

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

向水体排放未经妥善处理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施用化肥、农药及城市地面的污染物被水冲刷而进入水体;随大气扩散的有毒物质通过重力沉降或降水过程而进入水体等。

水体污染源

水体污染源可以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大类型。自然污染源指自然界本身的地球化学异常释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人为污染源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对水体造成的污染。人为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

1.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

中国的主要农业灌溉区和需水工业大多集中于北方,而中国水资源分布却是南多北少,导致中国北方水环境严重恶化,因此,调整中国产业结构和布局势在必行。应该在北方地区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尽量少建或不建能耗高、污染重的产业;加强对老企业的改造和管理,降低其能耗和污染;采取"分散集团"的产业布局原则。

2.建立水资源保护区

有计划地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的水资源保护区,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主要包括:流域水资源保护区;山区和平原水资源保护区;大型水利工程水资源保护区;重点城市水资源保护区。将各区内水资源的分配、水费、排污费的收取、治污资金的筹集有效地统一起来,就能够实现从局部到整体治理步骤的实现,从而解决中国水环境问题。

相关词条

推荐分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