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药

首页 > 安全知识百科 > 医疗卫生 > 内容

止血药相关知识

凡能促进血液凝固而使出血停止的药物,称为止血药。止血药主要通过增强体内凝血因素或抑制抗凝血因素,促使凝血,以达到止血目的。中药止血药具有收敛、凝固、清营、凉血等作用,用以治疗咯血、衄血、咳血、便血、尿血及崩漏等出血症,并用于创伤性出血。止血药的药性各有不同,如药性寒凉,功能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之出血;药性温热,能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出血;兼有化瘀作用,功能化瘀止血,适用于出血而兼有瘀血者;药性收敛,功能收敛止血,可用于出血日久不止等。

一些中草药也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如云南白药、三七、止血灵、仙鹤草、白芨、紫草、茜草和白茅根等。局部外用的止血药有明胶海绵和止血棉(由安络血、药用明胶、依他酸二钠和甲醛等经严密消毒后制成),对创面渗血和牙龈及鼻出血有较好疗效。根据药物作用的不同,用于止血的中药一般分为凉血止血药、收涩止血药、化瘀止血药和温经止血药。凉血止血药主要用于火热炽盛、阴虚火旺、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引起的各种出血证。收涩止血药主要用于内无瘀滞,外无实邪的吐血、衄血、咳血、咯血、便血、尿血等。化瘀止血药主要用于瘀血阻滞脉络,不得循经而外溢引起的各种出血证。温经止血药主要用于久病阳气虚弱,不能摄血引起的各种出血证。

1、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的药物可治疗血管因素所致的出血,如安络血、维生 素C和路丁等;垂体后叶素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收缩,有止血效果,特别是对咯血和门脉高压引起的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更有效。

2、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和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止血敏等。

3、大量的出血病人是由于凝血机制障碍所致,维生素K可促使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及因子Ⅶ、Ⅸ和Ⅹ,有助于制止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6氨基己酸、对羧基苄胺和止血环酸是抗纤维蛋白溶解的药物,可使已形成的血凝块不致被溶解和破坏,达到防止由于纤维蛋白溶解增强所致的出血;对于由肝素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引起的出血,可静脉注射鱼精蛋白,由凝血因子抗体引起的出血治疗困难,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等。此外,一些中草药也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如云南白药、三七、止血灵、仙鹤草、白芨、紫草、茜草和白茅根等。

止血药指的是能促进血液凝固而使出血停止的药物。止血药主要通过增强体内凝血因素或抑制抗凝血因素,促使凝血,以达到止血目的。常用止血药有:

1、使局部血管收缩而止血:如三七、紫珠草、小蓟。

2、作用于凝血过程,缩短凝血时间:有增加血小板数及促凝的,如仙鹤草、紫珠草;有增强血小板第Ⅲ因子活性,缩短凝血活酶生成时间的,如白芨;有增加血液中凝血酶的,如三七、蒲黄;有纠正肝素引起的凝血障碍的,如茜草,据称有抗肝素的效能。

3、改善血管壁功能,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降低血管通透性:如槐花、白茅花。

4、抑制纤维蛋白溶酶(纤溶酶)的活性:如白及、大蓟、小蓟、地榆、艾叶、仙鹤草。止血药中的三七、茜草、蒲黄等既有促进血凝的一面,也有促使血块溶解作用,这说明其功能兼具止血与活血祛瘀功能,有利于止血而不留瘀。

常用的口服止血药物有云南白药、宫血宁胶囊、维生素K、断血流胶囊(片)、安络血、止血芳酸、止血敏、妇血安片和妇血康颗粒等。

1.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物 垂体后叶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溃疡,急性胃粘膜损伤,贲门粘膜撕裂。 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胃肠道粘膜的小动脉与毛细血管,使其强烈收缩。 生长抑素: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食破。 卡巴克洛/卡络柳钠:鼻出血、子宫出血、脑溢血等。 酚磺乙胺:防止手术前后的出血、胃肠道出血等。

2.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氨甲环酸: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出血、治疗溶栓过量所致严重出血。

3.凝血酶 凝血酶:小血管或毛细血管渗血的局部止血、外伤出血、口服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出血、敌鼠钠盐中毒。 蛇毒血凝酶:需减少流血或止血的各种医疗情况。

止血药指的是能促进血液凝固而使出血停止的药物。止血药主要通过增强体内凝血因素或抑制抗凝血因素,促使凝血,以达到止血目的。口服的止血药有:

1、口服止血药可选择中药三七 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 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 三七能显著增加血小板的数量、增强血小板功能而发挥良好的止血作用 中药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常用于人体内外各种出血证和血瘀证。

2、止血敏(止血定),可增加血小板数量,并可增强其聚集性和粘附性,促使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加速血块收缩,还可增强毛细管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减少血液渗出。故可用于防治外科手术出血、紫癜,以及脑、肺、肝、消化道、泌尿道、眼底、齿龈等的出血。

云南白药就是止血的,可以用云南白药粉,当受伤时消毒后,撒上面就可以了,然后加压包扎即可,但记住别压的太紧,防止阻断血流,导致坏疽。对于较深的伤口,一定要冲洗干净,必要的话还有打破伤风。包扎方法没有什么特别的,只要外观好看,能压迫止血就可以。

外伤流血的处理方法:

第一种是普通的小伤口,血流得很慢很少,用药棉压住伤口,再用胶布缠好即可。

第二种伤口大一些,流出血是暗红色的。急救的方法,可以把伤口部分抬高些,衣服如太紧应解开或脱掉,再把伤口的下部扎紧,然后用消过毒的布包紧伤口。

第三种流血来势很凶,一涌一涌的或者是成一条直线向外射出来,血色鲜红,这种出血很危险,必须把伤口上部靠近心脏的一面扎得紧紧的,还应该尽快送到医院去救治,迟了会有危险。

血液在功能上存在凝血和抗凝血两个对立而统一的矛盾过程,二者相辅相成以保持动态平衡,使血液在生理情况下既能在血管内不断流通,也能在损伤的局部发生凝固止血。当病理情况下,上述平衡被破坏,或发生血流不止,或形成血栓、栓塞(体内凝血)。 止血过程是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三个重要因素。如外伤出血,则见局部血管收缩,血小板在血管破裂处凝集,破裂并释放出血管收缩物质及“凝血因子”,而组织液及血浆中的一些凝血固子(因子V、Ⅶ、Ⅷ、Ⅸ、Ⅺ、XII等)也受到激活 而参与血凝过程,于是血块形成,出血停止。另外,当纤维蛋白形成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溶酶原经激活因子(组织激酶、尿激酶)作用而变为纤维蛋白溶酶(蛋白分解酶),可使纤维蛋白分解,将血管内的血块溶解,以恢复局部血流畅通。

1、促凝血因子活性药:是通过影响某些凝血因子,促进或恢复凝血过程而止血。代表药物有血凝酶、去氨加压素、维生素K1、维生素K3、维生素K4、醋甘氨酸乙二胺等。

2、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药:能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受损毛血管端收缩而止血。代表药物有卡巴克洛、卡络磺钠。

3、抗纤维蛋白溶解药:通过抑制纤维蛋白酶原的激活因子,使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能被激活,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代表药物有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氨甲环酸、抑肽酶等。其中6-氨基己酸因作用强度弱、维持时间短、副作用较多,现已少用。这类药对一般慢性渗血效果较好,对癌症出血及创伤出血效果较差。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用时要小心选择病人,必须明确有纤溶功能亢进,否则会将出血性疾病转变成致命的血栓病。对老年病人特别要小心。对有血栓性倾向和栓塞性血管病史者应禁用。

相关词条

推荐分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