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

首页 > 安全知识百科 > 医疗卫生 > 内容

中成药相关知识

中成药的优点

1、 副作用小

因为中成药的药效虽然缓慢,但是比较持久,所以服用中成药的副作用比较小,比较安全。

2、 便于携带

以前的中药方剂演变成今天的浓缩丸、口服液、中药颗粒剂等中成药后,非常的便于携带和服用,免去了煎熬中药之苦。

3、 治疗慢性病效果好

一般中成药治病时,是通过扶正祛邪的方法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药效比较缓慢、持久,对于慢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尤其是对于一些疑难杂症方面也有明显的优势。

中成药的缺点

因为中药见效比较缓慢,所以需要服用一定的疗程后才能见到效果,对于急性疾病的治疗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中成药的优点是副作用小,治疗慢性病效果好,便于携带,但是见效比较慢;西药见效快,可以治疗急性病,但是副作用大,停药后容易复发。所以无所谓哪个更好,只要能很好的控制病情的发展就是最好的药物。

1、 看国药准字

只要是正规生产的药品,外包装上都会有一个批准文号,以国药准字开头。国药准字后面的字母常见的有“Z”、“H”、“S”、“B”等,这里的“Z”表示的就是中药,“H”表示的就是化学药,即西药。顺便提一下,“S”表示生物制品,常见于各种疫苗、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而“B”则表示保健品。温馨提示: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哦。

2、 看药名

我国药监局规定,药品的商品名不得有暗示疗效的作用。而中成药一般都直接使用通用名,这就导致了中药能以“功效”命名,西药不可以。类似活血止痛膏、麝香保心丸、牛黄解毒片等属于中药,而美林(布洛芬混悬液)、吗丁啉(多潘立酮片)、西力欣(头孢呋辛片)等属于西药。另外,一部分中药会以所含主要成分命名,如小柴胡颗粒、参苓白术散、杞菊地黄丸等。

1、 外用

调敷患处:外用散剂、锭剂等可用清洁水、酒、醋、香油、蛋清等调成或研成糊状,敷于患处。

涂抹患处:水剂、油膏剂可均匀地涂抹于患处。

贴敷:止痛膏、膏药等可贴于皮肤患处。

点敷:口腔溃疡等用药可将药粉蘸至消毒棉签上点药到患处。

滴入:眼膏、滴眼剂、滴耳剂等适用。坐药:适用于栓剂,将栓剂塞人肛门或阴道的用药方法。

2、 内服

直接服用:合剂、露剂、酒剂、口服液、糖浆等液体制剂一般可直接服用。

送服:片剂、丸剂、胶囊剂、散剂等固体剂型一般均需送服,包括开水送服和药引送服两种。

冲服:颗粒剂、煎膏剂、胶剂等一般用沸水冲开溶化后服用。另外茶剂用沸水浸泡取汁服用。

调服:散剂用乳汁或糖水调成糊状服用,多用于小儿及吞咽困难者;滴剂加入乳汁或糖水中服用也属于调服方法。

1、 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用药

虽然大部分中成药是非处方药,老百姓在药房买起来很方便,但为了能够‘因材施症’,应尽量在专业中医或者有过中医培训经历的药剂师指导下,进行规范选药、用药。

2、 避免经验用药

很多人会凭借别人的推荐、对药名的简单理解以及以往的亲身经验自己当起“医生”,甚至私自增加用药量。但因为体质、患病原因、具体症状的不同,在用药方面要特别注意,否则会出现过犹不及,适得其反的效果。

3、 吃中成药要做到“中病即止”

除了一些治疗慢性病或者补益类的中成药可以在医嘱下吃一阶段外,大部分疾病在病情好转后,都要立即停药,不可长期服用。有些药的毒性虽小,但长期蓄积可致中毒。

4、 读懂药品说明书

拿到中成药后,首先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该药的特殊服用禁忌、饮食禁忌、对症人群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症状,然后再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吃药。

1、 辨病辨证结合用药

在临床运用中成药时,要做到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切不可仅依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

2、 辨证用药

依据中医药理论,辨认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定适宜的中成药。

3、 使用剂量的确定

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有使用剂量范围的,老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

4、 剂型的选择

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中成药。

5、 使用中药注射剂注意

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中药注射剂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和疗程用药用药,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相关词条

推荐分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