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团体意识

首页 > 安全知识百科 > 儿童安全 > 内容

儿童团体意识相关知识

1、 通过训练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改善对自己的谁知、他人的认知;

2、 增强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小孩在具体的集体活动中,相互合作,相互适应,共进共退,共衰共荣;

3、 培养良好的沟通与倾听的能力及学习的主动性;

4、 增加团队的创新意识,改变固守的思维模式;

5、 增加自信心,培养严谨的学习、生活态度;

6、 超越自我,积极创新的能力,同时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所扮演的角色;

7、 培养个体的责任感,加深对自我的认识;

8、 团体活动包含关深刻的内涵,有着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多样的活动形式,对孩子的思想修养、文化修养、综合能力等各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孩子会从最初的“独自游戏”阶段过渡到“集体游戏”阶段。集体游戏就是两个或几个儿童一起玩,孩子可以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学会遵守规则,与人交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让心智得到充分发展。

1、 创造性游戏:大都出现在五六岁左右,在这段时期孩子的理解能力有了飞速提高,他们能够认真思考,逐渐萌发独立的萌芽,开始注意事物的形体而不仅仅是颜色,精力也更加集中,对趣味性强的游戏能专心致志地玩很长时间。这时孩子已不再满足于对社会生活的简单模仿。能够用积木创造出人和动物的形象,能够用粘土非常合理地造出房子的轮廓做出大象的鼻子、动物的脑袋、人的双手等等。

2、 模仿游戏:一般出现在三到四岁,游戏内容大都是模仿成人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情景,例如模仿成人的做法经营商店、办医院等等。他们在模仿社会生活的游戏中不断地认识事物,探索世界,在游戏中相互交流,互相启发,同时他们也在游戏中了解到在游戏中每个人都遵守一定的规则。有不少孩子在游戏中了解了你我之间的联系,学会谦让有互相借换玩具这个最基本的交往技巧,也有的孩子在游戏中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如何帮助小伙伴等。

1、 培养团队精神需寓教于乐

家长不能仅靠空洞的说教,而要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里树立团队精神。

对于上小学的孩子,父母可以和孩子玩传球或扔飞碟的游戏,在互动游戏中让孩子感受到有很多看似简单的游戏只靠一个人是玩不了的,至少需要两个人以上才能感受到游戏的乐趣。

对于上初中的孩子,可以教其打羽毛球,让孩子在竞技活动中锻炼身体、培养团队精神。待孩子有了兴趣后,家长应鼓励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培养孩子的沟通、交流的能力。

2、 从日常小事中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从力所能及的点滴小事做起,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孩子具有团队精神。

例如,爸爸从市场买回蔬菜,可以让上小学的孩子学着择菜、洗菜,然后由妈妈来炒菜。当菜端上来后,告诉孩子只有一家人一起配合,才能吃到丰盛的菜肴。

1、 孩子缺乏交流沟通的能力

想要进行团结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如果孩子不懂得如何和别人进行一定的交谈,他们自然而然也不会愿意去和别人共同做成一件事情。

现在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之中,爸爸妈妈会替他们安排好所有的一切。除此之外,或许孩子的一个眼神,父母就明白孩子想要做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自然而然不太愿意去诉说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在和别人合作的过程之中,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愿望,又如何去和别人展开比较明显的合作活动呢?

2、 父母过度的宠溺孩子

孩子上幼儿园之后,他们也会出现一些需要团结协作的活动,可是有一部分孩子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别人都能够听他的。

对于现在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是处于被爸爸妈妈宠爱的情况之下,谁都不愿意低头,谁都希望别人能够尊重自己的意见、听从自己的安排。

1、 培养孩子的沟通、表达能力

孩子不合群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家长的苦恼之一。爱心、责任心的培养是家长们为孩子上的必修课之一。对于孤僻的孩子,首先要消除他和其他孩子的疏远感,使他真正参加到孩子们中间去,然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培养其团队精神。

2、 多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很多家长不放心孩子参加集体活动,怕孩子吃亏或耽误学习,其实大可不必有此顾虑。只有让孩子融入到集体中,才能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欣赏别人,并学习其他人身上的优点,从而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身上的不足。在集体活动中,孩子才能渐渐地告别孤僻、不在以自我为中心,与大家共同进步和成长。

3、 言传身教,为儿童树立与他人合作的榜样

哺育爱呀分析到父母的言行都会对孩子的家庭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想要孩子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父母和家人就可以经常展开合作。例如,妈妈洗完碗筷后,爸爸过来和妈妈摊开,晾晒碗筷;妈妈炒菜时,奶奶帮忙洗碗,端碗。这种生活中的小事情会让孩子看到合作的好处,并有意识地让他们养成合作的习惯。

相关词条

推荐分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