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常识> 正文

关于清明节的习俗 你知道多少?

2015.04.03 15:22 3253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清明节习俗有哪些?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清明祭祖,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放风筝


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唐宋时期最为繁荣,唐宋皇帝大多都重视蹴鞠运动,并把它当作一种军事训练手段,遇到比赛时都亲临观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相沿成风,广泛开展,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

( 责任编辑: 黄淑蓉 )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拜年各地的习俗有哪些?每个地方都不同

2023.01.29

1383

拜年的顺序是什么?通常都是这些顺序

2023.01.29

1970

拜年的礼仪有哪些?这些礼仪要掌握清楚

2023.01.29

1389

拜年的好处有哪些?这些方面要知晓

2023.01.29

1668

春节为什么要拜年?赶紧来了解一下

2023.01.29

1336

加载更多

为您推荐

清明节即将到来,你是否已经准备好了?

2022年03月28日 11:06

1754

农村流水席就是这个味,你真的了解清楚吗?

2022年03月28日 11:01

1916

景点刻字屡禁不止的问题,要从根本解决!

2021年09月30日 19:03

3774

景区如何避免旅客搞破坏?

2017年11月18日 09:02

5912

旅游景区如何避免安全事故?

2017年05月23日 12:53

1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