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常识> 正文

毛细支气管炎之病原学

2020.07.21 19:54 1652

毛细支气管炎即急性感染性细支气管炎,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峰值发病年龄为2~6月龄;以流涕、咳嗽、阵发性喘息、气促、胸壁吸气性凹陷(三凹征)、听诊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啰音为主要临床表现;感染累及直径75~300μm的细支气管,急性炎症、黏膜水肿、上皮细胞坏死、黏液分泌增多,致细支气管狭窄与阻塞是该病的病理基础。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感染。<6月龄和高危婴儿有较高的病死率。

病原学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嗜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病毒引起,其中RSV仍是公认的最常见的病原体,占50%以上。RSV也是最容易引起重症的病原体,并可引起暴发流行,危害极大。

RSV是RNA病毒,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在我国南方流行高峰主要在夏秋季,而在北方则发生在冬春季。每隔数年还会出现一次由RSV感染导致的毛细支气管炎暴发流行。

根据抗原性和分子生物学可将RSV分为A、B两个亚型。其他病毒病原有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virustype,PIV,以PIV3最常见)、腺病毒(Adenovirus,Ad)、流感病毒(influenzavirus,甲型和乙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发现肠道病毒(enterovirus)、鼻病毒(rhinovirus)、人偏肺病毒(humanmetapneumovirus,hMPV)、2005年新发现的博卡病毒(humanBocavirus,HBoV)等感染也与毛细支气管炎有关。

除病毒外,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CP)感染也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

( 责任编辑: 李雪 )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

2020.07.21

1769

发生严重毛细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

2020.07.21

1984

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

2020.07.21

1692

毛细支气管炎治疗及预防

2020.07.21

1374

毛细支气管炎摘要及诊断

2020.07.21

1688

加载更多

为您推荐

睡着后咳嗽很常见,及时处理才能尽快恢复

2022年05月30日 10:54

11350

孩子为什么会打呼噜?

2020年08月10日 18:01

3295

孩子咳嗽时不要吃哪些食物?

2018年01月30日 12:21

4091

小儿如何预防冬季高发的呼吸道疾病?

2018年01月25日 15:16

3084

如何让儿童快速止咳?

2017年08月09日 11:24

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