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常识> 正文

家长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

2020.11.03 09:08 2015

家长总说忙于生计,却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家长总说等有空了再好好弥补,等停下来想陪孩子写会儿作业的时候,发现自己跟不上孩子的进度,想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却孩子已经学会抗拒。

孩子不是生来完美,而且有些问题一旦形成,有可能无法纠正。那做父母的就得时刻留意,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下表现,就需要立刻采取措施了。

害羞胆怯。当孩子小时候表现出胆怯或害羞时,父母最需要做的是接纳孩子的天性,并适时引导鼓励,而不是当着孩子的面随意批评和谈论--“这孩子就是胆小,没出息!” 成人以为孩子小,听不懂,其实,孩子能听懂谈话中的情绪,随意给孩子贴上“胆小”的标签,不利于孩子成长。面对害羞胆怯的孩子,父母需要耐心陪伴、鼓励。感情冷漠。有些孩子总是比较悲观,负面情绪特别多,难以见到他们开怀大笑,一点小事也很难释怀。有的孩子像一块石头,怎么也捂不热。遇到这种情况,父母要反思是不是陪伴孩子太少,而且和孩子的亲子互动也不多。此外,父母也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固定型思维”,平时言行是否片面、偏激、自私,从而导致孩子看问题也比较负面,凡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父母首先要练就“成长型思维”,乐观豁达,孩子才能更加开朗。

自暴自弃。这种孩子常见于控制型、完美型父母的家庭。当孩子总是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就会形成“习得性无助”,从而不求上进、自暴自弃。其实,完成胜过完美,父母应竭力去发现孩子每一个微小的进步。父母的虚荣心和攀比心更令孩子感到无助,让孩子早早放弃。父母应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梯子,帮助其一步步达到目标。沉默寡言。每一个善于表达的孩子,背后一定有善于倾听的成人。如果家长总是打断、评价,甚至批评孩子说的话,孩子就会关闭自己的心门。倾听是每一位父母的功课,不但要全身心地倾听孩子谈话的内容,还要听到话里隐藏的情绪。真正的倾听,绝非敷衍和心不在焉,而是及时回应孩子的情绪。

缺乏自信。每一个自信的孩子都有真心欣赏他的父母。有的父母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浑身是缺点、鲜有优点,其实是他们缺少发现孩子优点的眼光。即使对“毫无是处”的孩子,也要像夹缝里寻找光一样去赞赏孩子。唯有这么做,才能让孩子犹如向阳而生长的植物那样,逐渐绽放。需要提醒的是,对孩子的赞赏和赞扬,一定要具体。不善交际。社会的普遍焦虑导致很多家长把孩子的时间排得满满当当,孩子奔波于各种培训班、特长班。同龄孩子的交往是需要时间的,社会能力的培养尤其需要不断练习。技能学习优先于社交能力培养是家长的普遍误区之一,这会限制孩子未来的领导力、合作能力培养,而这两种能力是制约孩子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素。

很多家长总是喜欢把自己家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总是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优秀,对孩子的管教也简单粗暴,其实,这种做法是最伤害孩子的。


( 责任编辑: 紫菀 )

分享到

相关阅读

隔代育儿的好处有哪些

2021.10.20

1369

留守儿童辍学有哪几种类型?

2020.12.25

2364

6个孩子的逃生教育一定要重视!

2020.12.20

1500

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2018.09.10

5634

国外儿童安全教育与国内的区别

2018.08.24

3260

加载更多

为您推荐

压岁钱怎么来的,你了解吗

2022年01月29日 23:24

1922

儿童特长这么多,好好利用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021年05月29日 10:03

1895

儿童安全教育的发展现状

2017年06月30日 09:16

6145

儿童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2017年06月29日 17:23

9515

儿童安全教育误区有哪些?

2017年06月28日 13:36

5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