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南方多地遭遇暴雨袭击。多地陷入“看海”模式。地铁站变成水帘洞、市民在大街上捉鱼,南方连续暴雨暴露出不少城市内涝的问题。近年来,武汉、广州、杭州、北京等城市频繁遭遇强暴雨袭击,引发严重内涝,可说是“逢雨必涝,遇涝则瘫”。2011年,“到武汉看海”成为了流行词;6 月1日的一场暴雨,让武汉再次因“看海”而被网友围观。
很多人还记得,“到城市看海”这个网络词条的出现,最初就与武汉有关——2011年6月,武汉遭遇1998年以来最强暴雨袭击,导致88处地段严重渍水。武汉后来投入了大量资金改造城市排水设施,出台了多项治水政策,还在2013年启动了“排水三年决战计划”,但时至今日,武汉依然是个“看海胜地”。
其实,全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管是特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多地城市出现内涝灾害,由此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危害人身安全。每次内涝发生后,各地相关部门都有经验总结、反思、教训,可是以后的每年那几个城市依然内涝严重,甚至连每年“看海”的地点都那么熟悉。翻看过去几年的新闻不难发现,每年各地都有发生降雨引起的城市内涝灾害。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相关部门在最近几年相继出台了很多政策,提出了很多不错的方案和建议。但是收效甚微。
城市排水标准落后,建成区改造难度巨大
不能否认的是,中国城市排水管道设计标准确实落后。目前中国城市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一般采用1-3年,大部分城市普遍采用1年一遇重现期。发达国家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一般略高,如美国居住区2-5年,商业区2-10年;欧盟居住区2年,商业区2-5年;澳大利亚2-10年;日本东京3年,京都、名古屋5年,神户、川崎10年。
设计标准偏低,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苏联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进行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一直沿用原苏联的体系方法,近60年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和调整。但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雨水系统规划设计的范围日益加大,已经逐渐超过了原有规划设计方法的适用范围,导致计算结果出现偏差,影响雨水系统的安全性。当时直接接受苏联专家指导城市排水的有北京、沈阳、南京、广州等大城市,这些城市后来也都成了“内涝”典范。
如果重建排水系统,难度之大也不可想象。很多欧洲城市,排水系统是先于城市修建。而巴黎的排水系统更是奥斯曼推到巴黎重来修建的结果。而回到中国城市,往往是建成区存在着严重的内涝问题,甚至是很多新城区因为设计标准太低而内涝。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经济成本还是施工难度,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
一面说要解决城市内涝,另一面却干着加剧内涝的事情
除了城市建成区改造难度巨大以外,现有的城市规划与发展也在不断地加剧着城市内涝的问题。城市内植被覆盖率降低,道路“硬化”,使得降水只能通过排水系统排走,土壤本身失去的蓄水能力。而更为关键的是,城市内自然水系的消失。以武汉为例,武汉市水务局调查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武汉湖泊面积减少了228.9平方公里;近50年来,近100个湖泊人间“蒸发”。若以湖泊平均深度1米计算,被填占湖泊的蓄水容量,高达2.3亿立方米,超过2个东湖的容积。
城市管理者们,一边对着公众承诺,改善排水设施,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另一边却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将具有蓄水能力的自然水系消失。这种情况下,即使再先进的排水系统又有多大的作用。
未来的城镇化,排水标准不能再重蹈覆辙
在城市化发展越来越迅速的今天,城市中的人口越来越来,安全是城市规划的第一考虑。城市规划应当合理、考虑周全,切记今天建明天拆的“豆腐渣”和不合理工程。新一轮城镇化的规划正在制定,而对于这些新发展起来的城镇来说,有一份对未来详尽的城市规划十分重要,而排水系统的设置也应该在这份规划里占据重要的地位。
而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中国城市现在的排水系统设计标准确实很落后,而且改建难度也非常大,奢望短期内有一个巨大的改变是不可能的。即使下水道真的改建的非常完美,也并不说明这个城市不会发生内涝,在极端天气的情况下,没有几个下水道承受得了。所以,普通市民在这种雨天里注意天气预警信息,遇上极端天气,尽可能的还是不要出门。出门也多注意自我保护,避免发生意外。
( 责任编辑: 胡玲玲 )
小编总结
城市内涝不仅是技术性问题,更是投资管理问题,解决之道在于建立多层监管体系,做一份长期的排水工程规划,并保证按照规划实施建设,真正实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