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现在很多老年人锻炼的主要项目,而对于打太极的好处,相信大部分人了解的都不多。研究中发现,打太极的好处非常多,甚至利用人体全身。因此建议体质弱的人群在平时应该多练习太极拳,尤其是一些老年人。
太极受各方重视,其意义与现实作用,都是有目共睹的,这对于老人,工作者,慢性病患者,神经功能衰弱症,消化功能衰退等,都是最好的治疗或辅助治疗。同时促进老人心理健康也是很有帮助的。
什么是太极拳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
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2006年,太极拳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老人为什么要练太极拳
1 太极拳是非常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
太极拳是以中国古代的“阴阳”“导引”“吐纳”理论来解释拳理的拳术。太极拳的动作柔和缓慢,势势相连,节节贯穿,连绵不断。这种运动形式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特点,更是年老体弱者最佳的运动方式。太极拳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流派,其中流传最广的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武式等。各式太极拳虽然各有其特点,但拳理相同。练习时身体各部分的姿势要求和运动特征基本一致,运动的难易程度也便于中老年同志学习运用和掌握。通过我国人民长期锻炼实践证明,太极拳是一种符合中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科学健身方法,也是预防疾病、增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家已将太极拳列为全民健身计划重要内容,加以推广。
2 太极拳有生理保健作用
实践证明,太极拳是一种重要的健身及预防疾病的手段,长期锻炼可增强体质,对高血压、溃疡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现已被应用到临床工作中。练习太极拳除全身各肌肉群、关节需要活动外,还要配合均匀呼吸,特别要求人们在打拳时,尽量做到“心静”“体松”,全神贯注,这样对中枢神经系统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为了证明太极拳的保健作用,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曾对50-89岁的老年人进行较详细的医学检查,其中32名是经常打太极拳的,56名是一般的老年人。对比结果发现,长期打太极拳的老年人,不论在体格方面还是在心血管系统机能、呼吸系统技能、骨骼系统及代谢功能等方面,都比一般老年人状况好。
儿女多学习老人心理健康小知识,多了解太极拳的好处,帮助老人锻炼身体。
老人练太极拳的好处有哪些
一、增强抵抗能力
人体健康,首先需要抵抗力和免疫力。人生存于自然界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不利于健康物质的侵袭,比如:冬季的寒流,夏季的热浪,体弱者遇冷感冒,遇热中暑,人到老年抵抗力更弱。但如果能坚持太极拳锻炼,那轻灵、柔和、连贯的各势的动作可以使身体的各部位得到充分的锻炼;深长的腹式呼吸,“气沉丹田”的运作,可加强膈肌运动,促进心、肺、肠、胃等内脏器官的机能活动;以及用意不用力的意念引导,能使人精神集中,不起杂念,能使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更好的调节。实验证明,经常坚持打太极拳的老人,血管弹性增高,神经稳定性增强,更能适应外界刺激。一位在新闻战线工作了40多年的老编辑告诉笔者,他35岁时患了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慢性气管炎、坐骨神经痛等6种疾病,自1988年结缘太极拳以后,不知不觉中把6种疾病“打丢了”。现在精神焕发,步履矫健,吃得好,睡得香,虽退休多年,仍受聘从事编辑工作,还当场表演了武当剑里跳起刺剑转身270℃马步藏剑的难度动作加以证明。
二、减除老年抑郁症
老年人离退休了,在岗时的热热闹闹、说说笑笑的环境没有了,伴随而来的是失落、孤独;离退休的老干部,在职时受人尊敬,离岗后受到一些“冷落”,引起心理上的不平衡。长期的焦虑、忧虎会由心理障碍引发抑郁症,是药物难以奏效的。老人心理健康小知识显示:太极拳活动的老人,在练习场上可以结识许多新朋友,大家来自各行各业,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互帮互学,温馨的环境、舒畅的心情,再没有孤独、失落之感。许多老年朋友认为到太极拳场地进行晨练是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
实践证明,人生存于社会,离不开社会,与社会距离愈远,患病率与死亡率就愈高。专家们指出孤寂忧郁不单单只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它还具有相当大的杀伤力。参加太极拳活动,身临优美的环境,呼吸新鲜的空气,倾听古朴的音乐,伴之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恍若步入仙境。此时此刻,极有利于消除人的烦闷、焦虑、孤独和忧郁,地治疗心理障碍病症是一服千金难买的良药。
三、延缓衰老期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当前老年人患病的归类中,除了病毒性疾病、心理障碍性疾病外,就是老年性退化性疾病。人到老年,生理机能和躯体形态都会自然衰退。人的一生,就像分明的四季,春之生长,夏之蓬勃,秋之萧索,冬之调零。但是人们可以认识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通过科学锻炼和恰当的自我调整,是可以延缓衰老期的。
有关专家对3000多名长寿老人进行调查证明,科学用脑能延缓衰老,懒惰的人会导致早衰。习练太极拳对大脑有保护和开发作用,因打拳时思想高度集中,以意导气使大脑皮层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通过太极拳锻炼可以消除大脑神经的紧张疲劳,清醒头脑,活跃情绪,修复神经系统的平衡。
练太极拳要注意哪些事项
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用意识加以引导,起到调节中枢神经的功能,既有一般拳术活动肌肉筋骨的好处,又有调息养神的功效,所以特别受到老年人的喜爱。但在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练拳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活动
一般来说,练拳以清晨为宜。最好能排空大小便,喝一点豆浆、麦乳精之类的饮料,或吃几片饼干,但千万不要吃饱。
接着可结合散步做一些随意的准备活动,然后静立片刻,调匀呼吸,排除杂念,准备操拳。
二、练拳时要用意而不用力
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意识来支配的,从而达到精神和肌肉两方面的锻炼。
老年人在操拳时,最好能选择一个请静避风的环境,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要边练拳边与人交谈,以致失去锻炼的功效。
同时,要根据各人不同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一定的驾势,做到量力而行。
如年高体弱的,可采取姿势较高的小架子,尤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者,在做“分腿”、“踢腿”、“下势”等动作时,千万不要用力抬腿或下蹲,只要意识上想到了,同样可以得到锻炼效果。
三、练拳时尽可能做到柔、缓、松、轻相结合
由于老年人受到体力上的限制,练拳的大致应尽量柔和、放松、自然、缓慢,避免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增快等副作用。
即使初学者,也要做到这一点,尤其身体较弱或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更要掌握好这个要领(正在咯血、出血的患者则暂时不宜练拳)。
四、练拳时应掌握深匀细长的呼吸。
匀细深长的呼吸,不但可以提高“吐故纳新”的效果,同时也能改进血液循环和内脏活动机能 。
由于这是一种与动作相结合的腹式运动,初学者可能感到有困难,应在锻炼中慢慢适应,不要急于求成。
千万不要故意用力呼吸来达到所谓的“气沉丹田”,以免出现头晕目眩,心跳气促等现象,影响自然呼吸。
五. 造势借力
从反面入手制敌。(欲左先右,欲前先后等用法)
六. 交替运用、处处克敌
推手中不能总想着一招制敌,有的制敌方法在某些人身上并不好使,所以方法得交替使用,这一招式不行,我还有下一招。
七. 意力结合
讲用意不用力不对,用力不用意也不对。应该意气力(精气神)结合最好。
老年人上了年纪就可能身体差了,很多老人都带有一种或多种疾病,经不起折腾,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问题,严重的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所以,一定要拥有老人兴趣爱好,在平淡的生活中学会找乐趣。练太极拳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 责任编辑: 慕丹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