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上很多科学家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保持头脑充满创造力,让自己越来越聪明,反之,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会使学生大脑变得迟钝。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呢?
良好饮食习惯,是指饮食习惯能把平衡膳食的四条基本原则即食物多样化、均衡性、适量和个体化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到日常的饮食行为中去,并使这种饮食行为演变为自己的习惯。因此,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当代学生更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呢?下面佰佰安全网小编就来给您讲讲相关的校园饮食知识吧!
学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离开了食物,人们就没有活下去得物质支柱,那失去了这一物质支柱,学生又则能专心于学习呢?
正是因为如此,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能有些同学并不注重这一点,认为吃得饱就行了,要是这样可就不对了,各种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成分都各不相同,而学生的身体需要补充不同的营养成分,如果长期挑食、偏食,就会使身体缺乏某些营养物质,影响身体健康,甚至会引起营养缺乏性疾病。因此,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
一、偏食
人的生命离不开营养,营养离不开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这六大元素。而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品能够包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即使是牛奶和鸡蛋这些被公认为所谓的全营养佳品,也难免美中不足。
而我们的学生大都喜欢吃甜食、油炸食,对于蔬菜这种含维生素、纤维素多的食物却很少问津。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因为缺少纤维素而得肠胃病,发生便秘,老了还会得冠心病(纤维素会降低胆固醇)。而过多的摄入糖类食品或油类食品会导致肥胖症和虫牙病的发生。
二、边看电视边吃饭
食物的色、香、味对中枢神经有很强的刺激作用,会激起我们强烈的食欲。口腔里会分泌很多唾液,而唾液里含有大量的酶,酶对于食物的消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我们的学生却养成边看电视边吃饭或边做作业边吃饭的不良习惯。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食物营养的吸收,同时还伤及到消化功能,妨碍了学生生长发育。这主要是边看电视边吃饭或边做作业边吃饭时大脑就处于同时指挥消化系统和其他神经系统的繁忙工作中,这样大量的血液就会流入大脑之中,减少了肠胃的血流量,导致肠胃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使肠胃不能很好地吸收营养。长此以往,慢性消化道疾病就会自然形成,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生长发育。
三、狼吞虎咽
有些学生由于放学回家已饥饿难忍,于是狼吞虎咽的吃食场面就上演了。我们知道米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吃饭时,饭在口腔里经过咀嚼和搅拌,唾液里的酶能把一部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减少了胃、肠的负担,同时也便于营养的吸收。另外,人们吃饭时消化系统就在紧张地工作,食物不经过咀嚼直接进入胃里,势必强迫胃的蠕动量,倘若有胃病的人就会出现胃出血等症状。
四、贪食暴食
常言道:“若要活得好,只吃九分饱”。而有些学生一旦遇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就会暴食一顿。其实这是最忌讳的,因为每个人每天分泌的消化液,总是有限的,食量超过消化液的分泌限度,就会加大胰腺的工作量。
长期这样,学生的畅胃总是处于工作状态,人体的大量血液都集中在肠胃部分,相对而言脑、心、肾、肝则处于缺血或供血不足状态,这就会使学生学习时没有精力,长期感觉浑身乏力,有昏昏欲睡之感。另外长期暴饮必然刺激大脑管理肠胃部分的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而相对抑制了大脑的语言、记忆、思维等中枢系统,从而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再有长期暴食者易得肥胖症,易引起高血压、胆囊炎、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
五、吃零食
有些学生由于零用钱比较多,常买那些路边小商店的零食和小摊点的油炸食吃。我们知道多吃零食,易造成营养不良。而且由于小商店的零食多属于“三无”产品,含有大量的“添加剂”,学生吃了易出现“性成熟”等。另外摊点的油炸食含有超标的亚硝酸,常吃会使人智力下降,还会致癌。
六、饭前便后不洗手、吃生食
“病从口入”这话不假,细菌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要稍不在意,细菌就侵入我们的身体,随机作案。我们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养成了饭前便后不洗手,爱吃生水、生菜的习惯。殊不知一些虫卵、细菌被吃到肚子里,造成了肠胃炎或者寄生虫病,影响了学生的生长发育。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1、按时定位饮食,餐前有准备。
按时饮食就是学生每天吃饭要有个相对规律的时间,不能今天5点吃饭,明天改6点,后天再换成7点,这样很不利于消化吸收,长期以往,还会导致学生患上胃病。
因为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由大脑支配的。我们的胃肠道也不例外。每当食物进入口腔后,大脑便发出信号使消化液大量分泌,胃肠道开始蠕动,以使各种营养素在此得以充分的消化吸收利用,提供各个营养器官需要的营养物质。然后有一段休息时间等待着下一次的进食。
如果吃饭不规律,久而久之便淡漠了大脑对进食的强烈刺激。消化液分泌减少了,胃肠活动被打乱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学生也整日处于不饥不饱的状态下,既没有饥饿感也没有食欲,于是便出现了厌食、食欲不振的症状。这时即使提供的食物营养价值高,也得不到很好地消化和吸收,从而影响了学生的生长发育。定位饮食是指家长要为学生提供相对稳定的进餐环境,并且督促学生在一处完成饮食。
餐前有准备,指要吃饭前,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与吃饭关联的事:如抹桌子、摆筷子等,学生在这一系活动中,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使食欲大增。
2、进餐时环境安静,心情愉快集中精力细嚼慢咽。
在吃饭的时候,家长要提供给学生专用的茶杯、碗筷等,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使孩子能愉快地吃饭。为了使学生能专心吃饭,凡会分散孩子注意力的玩具、图片都不宜放在餐桌上,要收起来。
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学生只好集中精力进餐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食物,所以要保持进餐的环境安静、心情愉快、不能在学生进餐时向幼儿提问,包括向学生询问在学校的情况等,应避免与学生提及与吃饭无关的问题。学生也不能拿着玩具边吃边玩,或边说边吃,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因为消化器官的活动和消化液的分泌都是由神经调节的,吃饭时不愉快的刺激和过度兴奋,都会对消化系统产生不良的作用,而且使孩子一到吃饭时,就引起条件反射而影响食欲。
细嚼慢咽是进餐的正确方法。一旦养成习惯将对一生健康有利。因为细嚼慢咽不但能提高幼儿的咀嚼能力,而且有利于腭骨的发育和食物的消化吸收。
3、食物应花色品种多样,荤素搭配,防止偏食挑食。
目前世界上尚未发现任何一种食物能完全满足人体的需要,每种营养可各有优缺点,缺一不可,对于处于生长发育的学生更加需要各种营养可作为人体长大的材料,这就好比砌房子,只有水泥建不好,只有木材建不成,需要很多种材料才能建好一座好材料,所有应该注意食物花色品种多样。
有的家长比较宠爱孩子,养成偏食的习惯,营养单调,很不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我们在饮食品种上要给予学生多样化的饮食。多数肥胖儿和营养不良儿童都是挑食造成的。
4、控制零食,饭前忌糖果甜食。
现在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往往是家中的小太阳,孩子要什么零食,家长就给吃什么零食,孩子什么时候要零食吃,家长就什么时给零食吃,养成了学生随时吃零食。
零食多数属高热量的食品,什么是高热量食品呢,简单地说就是含糖份多,而且吃了不容易饿的食品。可想而知,零食吃多了势必影响正常吃饭的进食量,而零食所提供的营养很少,而且比较单一,所以控制零食的数量很重要,只能在学生饭后或者比较饿的情况下吃少许,不能在饭前吃糖果、甜食。
作为父母亲,了解和掌握了科学的饮食之道,就有能力培养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使你的孩子更加聪明、健康。
培养学生良好饮食习惯注意事项
(1) 尽早让学生自己动手吃饭。这样做,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还有助于开发智力,有人认为,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特别能促进大脑皮层发育。
(2) 给学生定时开饭,让学生每天都能按进就餐。
(3) 教会学生讲究卫生,做到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不要嘱别人吃剩的东西。
(4) 吃饭时,尽可能施行分餐制,避免混吃和聚餐。
(5) 为学生创造一个祥和、安宁、轻松的就餐环境与气氛,不要在吃饭前和吃饭时教训、责骂孩子。
(6) 不要让学生边吃边玩,也不要一边吃,一边看电视或看书。
(7) 每餐吃饭的持续时间宜为20~30分钟,要让孩子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8) 父母与子女一起吃饭时,可随时简明地告诉孩子一些有关食物与营养的知识。比如,说:"土豆是长在哪里呀?是产在土里的。""喝牛奶有什么好处呀?天天吃奶的孩子能长高个。"在方式上,切忌唠叨。
(9) 一些家庭在节假日常大吃大喝,在寄宿制学校就读撑生,周未回家,父母往往为其准备好吃好喝。这种做法容易让学生暴饮暴食,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胰腺等病症,还会影响孩子的饮食心理,家长应该避免。
(10) 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要让学生做些力所能及的烹饪劳动,如择菜、淘米。在八九岁时,可教他们烧饭炒菜,从煮鸡蛋、煮粥开始,到中学时代,就能会做一般的家常饭菜。如此,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还能使他们长大后热爱饮食生活。
总之,上学期间是长身体和长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人饮食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们在这个时候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可受益终生。
( 责任编辑: 朱文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