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连云港灌南的王大妈,在家里清洗海虾时,右手中指不小心被虾尾刺破了。一开始她没当回事,结果没过两天,王大妈开始发烧并且双下肢肿胀,后病情迅速发展导致其多脏器功能衰竭,最终不治身亡。
记者了解到,导致王大妈身亡的主要原因,疑似其感染了“海洋创伤弧菌”,该细菌是一种相对罕见且十分凶险的细菌。据了解,江苏省曾救治过该病病例不到10例。
不久前,王大妈在家里做饭时,在清洗海虾过程中,右手中指不小心被虾子尾巴扎破了。她只是简单用水冲了一下伤口,就继续做饭了。不料,第二天,王大妈的右手中指开始肿胀疼痛,此时,她依然没太在意。两天后,王大妈开始发烧,双下肢肿胀伴大面积血性大疱,家人发现情况严重后,立即将她送到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据接诊医生介绍,到急诊时,王大妈的情况已经很严重,已经出现了乳酸酸中毒、软组织感染、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症状,病情十分危急。经过会诊讨论,王大妈疑似感染上比较罕见的“海洋创伤弧菌”细菌。虽然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但大妈还是不幸身亡。
王大妈疑似感染的“海洋创伤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如果接触到被这种细菌污染的海产,如被海洋鱼类、贝类、虾、鱼钩等刺伤或食用生蚝、生鱼片等,可能感染此菌。据医生介绍,这种细菌相对罕见但十分凶险,感染“海洋创伤弧菌”后,患者初期表现为发烧和皮肤受损部位出现发红、水疱。
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会迅速发展为皮肤组织大面积坏死,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多脏器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死亡。且一旦感染上发病很快,48小时内死亡率可超过50%。
有肝硬化病史等人群最易被感染。王大妈因为自身肝脏不好,这也加剧了她的病情发展。此前,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曾收治过一例这样的患者,最终医治无效死亡。
v
海鲜藻源毒素大多存在于海中的藻类植物中,而贝类大多是滤食性生物,需要摄取藻类为食。如果所摄取的藻类中含有毒素,它们就会积聚在贝类的身体组织内,尤其是内脏部分。人吃了含藻源毒素的贝类,便会导致中毒。海鲜中贝类中毒可分为4大类:麻痹性贝类中毒、下痢性贝类中毒、神经性贝类中毒和失忆性贝类中毒。其症状包括刺痛、麻木、出疹、发烧、呕吐、腹泻、腹部痉挛、冷热感觉逆转、心搏徐缓及瞳孔扩大等。一般在食用数分钟至几小时内,这些症状就会相继出现。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海鲜中贝类中毒:
一是一定要到信誉良好的地方去购买,尽量别到路边小摊上食用。
二是一次吃的不要太多,吃时应该只吃贝肉中呈圆形的部分,那是贝类身体中的外展肌;避免食用周边发黑的部位,那一般是它的内脏、生殖器及卵子。
三是烹煮时一定要彻底,水温达到沸点后,虽然不能把耐热的毒素完全消灭,但会大大减低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风险。
四是儿童、病人及老年人吃了含有毒素的贝类后,更容易出现中毒症状,因此要尽量少吃。
吃海鲜中毒后,如非常严重应马上去医院,如不严重可吃大蒜。如果腹泻,最好吃一些流食,比如浓米汤、稀藕粉、杏仁霜、去油肉汤、淡茶、过滤后的果汁等;情况好转后再吃一些半流食,如挂面、面片、白米粥、蒸蛋羹等。但是,不要喝牛奶。因为牛奶虽不含食物纤维,但能在肠道中增加残渣,让病情加重。另外,还要注意少食多餐;食物温度也不宜过冷,否则会引起肠蠕动。
如果是慢性腹泻,持续的时间较长,会造成身体中一定的营养损失。因此,最好选择既能补充营养,对肠道刺激又小的食物。常见的有谷类:粥、稀饭、发面蒸食、面包、软面条、面片等;蛋类:除煎蛋外,其他做法均可;肉类:嫩瘦肉、鸡、鱼、虾,最好做得软、烂一些;豆类:豆浆、豆腐;蔬菜类:含纤维低的蔬菜,如去皮胡萝卜、土豆、南瓜、冬瓜、茄子、丝瓜等,但记住,一定要做熟了再吃;甜点心:饼干、藕粉、蛋糕。
预防海鲜中毒的注意事项:
1、不能过量吃海鲜(因为吃过量的海鲜可能导致体内水银含量过高)。
2、不吃生海鲜(因为没煮过的海鲜含的病毒量比其他物品高几十倍,很容易致病)。
3、海鲜不能和一些水果同食。因为海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如果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同吃(例如:葡萄,山楂等)会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4、不能吃鱼胆。因为鱼胆容易发生中毒。
以上我们佰佰安全网为您提供了一些海鲜中毒的相关知识,希望在日常食用海鲜时能够参考我们所为您提供的关于海鲜的相关知识,因为能够给您的生活健康带来帮助,食品中毒安全知识值得我们去学习,有助于大家的身体健康,更多食品安全知识尽在我们佰佰安全网。
( 责任编辑: 武伟伟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