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电信诈骗套路多 如果才能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2018.08.06 13:05 2127

8月3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依法对从肯尼亚押解回国人员特大跨国电信诈骗案作出一审宣判。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张岑等40人有期徒刑3年至12年不等刑罚,并处罚金,对部分罪行严重的人员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电信诈骗引发了网友对个人信息保护话题的广泛讨论。在网络无处不在的今天,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仍处于高发态势,危害严重,值得广大网友时刻警醒。主持人为大家具体解答网络“套路”有哪些,如何有效防范。

问:常见的电信诈骗有哪些?

主持人:电信诈骗是指利用电话、短信、互联网等电信网络技术实施的诈骗,这既是对犯罪手段的通俗表述,也是法律术语,对其量刑显著重于一般诈骗,定罪和证据标准亦有不同,旨在实现从严打击。据分析,电信诈骗的作案手段多元,但同质化现象突出,体现为一段时间内同一类骗局集中涌现,并在2年至3年内迅速升级迭代。冒充邮政、公检法机关人员,谎称账户涉及犯罪要求接管型骗局集中出现于2014年至2016年间,冒充熟人借款、冒充银行卡升级、机票改签型等骗局亦有出现;2016年以来,新的流行手段为办理大额信用卡型诈骗,涉及2个大型犯罪集团。此外,常见的还有办理大额信用卡型骗局,跨区域作案,侦查难度大打击力度重。

问:网络时代侵犯个人信息有哪些“套路”?

主持人:在网购过程中,很多用户一不小心就容易被“套路”,泄露个人信息。信息被泄露者不是被各种电话、短信骚扰,就是可能遭遇电信诈骗、敲诈勒索等。有的不法分子会以虚假的低价商品做诱饵,以假乱真,步步设坑,只要消费者扫描了已经植入病毒的二维码,个人信息就会被盗。还有不法分子在网络后台就能获取用户银行卡账号和密码,一旦用户下载了植入恶意程序的软件,银行卡里的钱就会“不翼而飞”。公共场所的WiFi安全防护功能比较薄弱,任何用户名和密码都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盗取的对象,包括网银、支付账号和密码等各种信息。

佰佰安全网提醒;

为防范个人信息泄露,网上购物要尽量到正规、大型网站,切忌点开来路不明的“小网站”“小弹窗广告”,不随便点击聊天中对方所发来的链接。尤其是涉及银行账户和密码时,要三思而后行,谨慎使用。生活中,快递单、火车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票据需要妥善处理,如果被不法分子获取,更容易增加上当受骗的可能性。此外,处理旧手机时,一定要清理内存和信息,避免隐私泄露。身份证等证件复印时也一定要写明用途,防止被他人利用。

( 责任编辑: 慕丹萍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电信诈骗套路多 如果才能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2018.08.06

1625

男子假借消防名义 到处诈骗

2018.06.02

1523

个人信息泄露不得忽视,危害性你知道多少?

2021.08.31

1849

诈骗者在微信上制造“偶遇” 被警方一网打击

2018.07.17

1855

这种小游戏是骗局 很多人被骗了钱

2018.11.10

1284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江西一家三口被撞亡案”开庭,被告廖某宇当庭鞠躬致歉,死者家属不接受
2025.04.16 820
太痛心了,四川一儿童小区内被碾压身亡!
2025.04.16 863
贵州7岁男孩遭3只大型犬撕咬!仅收到5万赔偿
2025.04.14 587
“天屎之路”引起巨大争论:该迁走还是再忍忍?
2025.04.14 674
太狠了!20分钟涨了近150元,酒店“瞬间涨价”引质疑
2025.04.07 1024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