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开始叫醒你的不一定闹钟,有可能是骚扰电话。。。。。。
我们常常接到莫名的电话或短信:
推销员
李先生您好,请问您在XX小区的房子装修好了吗?我们公司最近有优惠活动,有兴趣的话可以来看一下……
“他们到底是怎么弄到我号码的?”。
不少人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这是因为我们的个人信息已经被泄漏!
警惕
一条被售卖的个人信息中,不仅有公民的姓名、电话,甚至是他所购置房屋的楼号、单元、房号都一清二楚。这些原本应该止步于房产销售以及物业内部的敏感信息,却泛滥在众多商家手中,成为获利的“法宝”。
接下来一起来看这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别眨眼,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近日,慈溪市公安局破获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6名,查获公民个人敏感信息几十万条,大约5名慈溪人中就有1人的公民个人敏感信息被泄露。在“净网2018”专项行动中,慈溪市公安局亮利剑、斩黑手,铲除了一系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产业链条,并对房产、物业、装饰等行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乱象进行了严厉打击。
一个卖家牵出十多家装饰公司,背后隐藏着更多卖家
去年,慈溪市公安局网警大队曾办理过一起房产相关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根据以往经验,这次民警从一家资历较浅的装饰公司入手,从这家公司背后挖出了一个售卖业主信息的物业经理卢某。
“既然卢某可以把信息卖给这家公司,那说不定他还有其他客户。”果不其然,通过对卢某的深入挖掘,十多家向他购买过个人信息的装饰公司一一浮出水面。
办案人员并没有就此止步,随着调查的逐渐深入,民警发现,卢某并不是这些公司唯一的信息来源。除了从卢某手中购买信息外,这十多家公司背后,还隐藏着更多像卢某一样的个人信息卖家,由此产生了一张错综复杂的买卖关系网。
经过对这张买卖关系网上的重要节点进行厘清,今年9月以来,网警大队联合刑侦大队以及多个派出所组织了3次集中抓捕。截至目前,已有56名犯罪嫌疑人落网,其中包括8名像卢某这样的“内鬼”。
在装饰公司、建材公司的圈子里,
买卖公民个人信息可以说是一项“潜规则”,
对于装饰公司销售人员而言,
针对性地进行电话推销显然是拉业绩,
拿提成的最快“捷径”。
除了明码标价售卖信息,卖方还能额外获得推销提成
办案民警介绍,根据调查,信息泄露的源头大多为物业管理人员、中介商或房管部门人员,他们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售卖信息谋取利润,几十万市民的详细信息就这样从他们手中流向了众多商家。
比如房管部门工作人员黄某和离职人员许某,两人从去年开始合伙做起了贩卖信息的“生意”。一份包含近千条住户信息的名单,售价5000元,这是他们的明码标价和交易规则。而且除了一口报价外,他们还和买家约法三章,如果对方通过这份名单推销成功,他们还能获得一笔额外提成。通过这样的方式,黄某和许某陆续泄露了近10万条个人信息,总共敛财10余万元。
有人知法犯法,也有人是因为人情债而稀里糊涂地入了套,古塘某小区的物业管理员余某就是其中一员。他和小区里一名从事装饰工作的业主关系不错,对方喜欢找他谈天说地,偶尔还会主动帮他点小忙。当对方向他讨要业主名单时,余某虽然有些犹豫,但碍于人情,还是把一百多名业主的详细信息送给了对方。
····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误以为只要不收钱就没有关系,但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这些都属于个人敏感信息,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五十条以上的,即可构成犯罪。”办案民警说。
····
佰佰安全网提醒
网络时代,市民更要注意自身的信息安全,在网络上不要随意提交与自己身份有关的信息、与朋友身份有关的信息,或可能泄露身份的单据,更不要随意点入来路不明的测试程序。同时要妥善保管简历、身份证复印件等私人物品。另外,不管是推销人员还是诈骗团伙,有着精准信息的他们往往会提供为市民“量身打造”的方案,所以面对产品推销,消费者要保持理性,合理消费。
( 责任编辑: 慕丹萍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