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减少雾霾的有效方式:避免秸秆焚烧

2014.11.17 17:15 1610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研究所专家11月11日接受采访时表示,针对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严重雾霾天气,应该在农村地区推广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技术,以减少秸秆焚烧,改善生态环境。

进入10月份以来,中国内地遭遇雾霾天气的次数明显增多。中国科学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发布的研究结果认为,强雾霾事件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互叠加所造成的结果。大雾天气是造成雾霾的外因,而人类污染物排放是造成雾霾的内因,因此控制灰霾首先需要从控制污染物排放着手。

根据该项研究结果显示,机动车、采暖、餐饮排放和秸秆焚烧是强霾污染形成的主要因素。

中科院东北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平以产粮大省吉林为例介绍,吉林省主要作物为玉米,多数地区还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方式上,在播种前须清除农田里的秸秆或直接焚烧,长期以来造成农田土壤水土流失严重,沙尘暴和雾霾天气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增加,生态环境恶化。

张晓平进一步解释说,4月和10月是吉林地区雨雾频发的月份,而这个时期又恰处于播种前和秋收后的玉米秸秆焚烧期。为此,他建议应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改善生态环境。

“保护性耕作的核心技术就是秸秆还田。此举不仅可以避免因禁烧秸杆引起的污染,还可以起到保水、固土效果,增加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肥力,进而提高粮食产量。”张晓平说,这一技术对于黄河以北地区,都具有推广意义。

事实上,从2002年起,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的专家在吉林德惠地区就已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实验,通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在吉林省九台、农安、德惠、梨树等地区累计示范种植面积已达150万亩。

中科院长春分院副院长李冰表示,保护性耕作是一项既能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又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雾霾提高空气质量的多赢技术,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责任编辑: 胡玲玲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减少雾霾的有效方式:避免秸秆焚烧

2014.11.18

1141

外媒:雾霾不再仅是环境问题,要以政治决心去解决

2014.12.04

1034

中国雾霾频发或与全球变暖、青藏高原冰雪融化有关

2014.11.07

1206

空气污染是雾霾“主凶”秋冬季节是雾霾“帮凶”

2014.12.04

1206

中国雾霾的成因与治理

2016.12.20

2020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太狠了!20分钟涨了近150元,酒店“瞬间涨价”引质疑
2025.04.07 999
广州海关查获玳瑁手镯36件 系1人携带
2025.03.31 871
救出被困近60小时幸存者!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奋战
2025.03.31 886
刚热过又得加衣服了!下周后期这些地方降温或超20℃!
2025.03.24 572
必须严惩!陕西一医院被曝“偷换新生儿”,医院最新回应:涉事医生解聘,护士暂停工作
2025.03.13 929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