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袁隆平视频回信勉励青年 说了这八个字

2019.09.27 12:11 7006

“书本知识很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书本上种不出水稻,电脑上也种不出水稻,只有在试验田里面才能够长出我所希望的水稻出来。”

据@人民日报 官方微博26日报道,近日,90岁的袁隆平以视频方式给西南大学学子们回信,勉励青年。此前,该校学生给袁隆平写信,请教其“成功的秘诀”。

视频中,袁隆平表示,经常会遇到有人向其讨要成功秘诀,他认为,自己没有什么秘诀,“我的体会是,我有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和机遇,机遇宠爱有心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好的机会都有,但如果你不是有心人,你没有经验,没有追求,那个机会就放过了。”

接着,他表示,“我们这个是搞应用科学的,实干苦干,才能够实践出真知,书本知识很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书本上种不出水稻,电脑上也种不出水稻,只有在试验田里面才能够长出我所希望的水稻出来。”

简简单单几句话,也正是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为中国杂交水稻技术不断攻关的真实写照。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袁隆平出生在动乱年代,从小跟着家人过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新中国成立前,袁隆平亲眼见到倒在路边的饿殍,十分痛心。选择农业报国,源自袁隆平想让大家“吃饱饭”的强烈愿望。

1956年,袁隆平带着学生开始了农学实验。袁隆平发现,水稻中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第一次浮现在他的脑海。

1966年,袁隆平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此后,他开始了水稻雄性不孕选育计划。1970年,在海南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野生稻,打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突破口,袁隆平给它取名为“野败”。

各地科研人员聚集到海南,他慷慨地将“野败”分送给大家,又在农场支起了小黑板,给全国各地科研工作者讲课。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国攻关大会战打响。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办公楼的一间会客室墙上悬挂着一幅照片,金黄色的稻浪翻滚,左上角有袁隆平写下的一行字:湖南溆浦,首次亩产突破1000公斤。

此前,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他也分享了自己早年间的一些感受,“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上个世纪60年代,饥荒的时候饿死人,大家都吃不饱,我亲眼见过。”

只是当记者问到,“您是不是特别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时,他长舒了一口气,“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从1976年到2018年,杂交水稻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约85亿亩,增产稻谷8.5亿吨。

“亩产1000公斤”,这是袁隆平80岁时许下的生日愿望,在2014年已经实现。刚刚度过90岁生日的袁隆平,笑着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正在向亩产1200公斤攻关。”

24日,好消息再次传来,内蒙古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耐盐碱水稻实验基地宣布,经过专家测评,在PH值8.8至9.6的盐碱地上,水稻平均亩产实现508.8公斤。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袁隆平获授“共和国勋章”。

拿奖后,他表示,“我得过很多的奖,这个共和国勋章是最高的奖,对我是一个鼓励,也是一种鞭策,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尽量发挥新的贡献,年纪大没有关系,我还没有痴呆,今后要向亩产1300公斤冲刺。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这个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

佰佰安全网:袁隆平老爷子在古代,那绝对是可以封神的人物。

( 责任编辑: 武伟伟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袁隆平视频回信勉励青年 说了这八个字

2019.09.27

6777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河南焦作一高中让千名高考生抓鱼减压:还有吃鱼活动 寓意鱼跃龙门
2024.06.04 959
在浙江台州石人峡失联的2名驴友被找到,已无生命体征
2024.06.04 670
河南一89岁老人一手拄拐一手抓蛇吓坏女儿 55岁女儿吓到直跺脚
2024.06.03 647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乌克兰承认巴勒斯坦是一个国家
2024.06.03 956
星环科技重磅发布知识平台TKH,助力企业打造可信赖的AI Infra
2024.05.31 671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