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目前针对“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延长”已达成共识,那么缴费年限对领取养老金有何影响?
记者了解到,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已经成为业内参与改革问题讨论人士的共识,但是这一问题的改革时间点尚未明确。目前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
延长缴费年限已成共识
按照目前的规定,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为满15年,即必须满180个月。中间可以中断,不影响领取养老金,但如有中断,会影响养老金待遇。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经济二局人士曾对外表示,“最低的缴费年限是15年,从社会保险可持续来看,这是非常不利的,这个问题在业内已经得到共识。”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人社部曾经研究过,延长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的问题。”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肯定地认为:“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应研究适当延长。”
“当初制定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但是这个政策放在现在,已经不大适用了。”苏海南表示,“现在人们预期寿命延长,如果一个人22岁工作缴纳养老保险费,加上15年,她37岁就不再缴费,那怎么可能?适当延长缴费年限,既是适应人们预期寿命延长的需要,也是保障劳动者退休后生活的需要。”
缴费长短对领取养老金影响不明显
养老金缴纳时间长短直接影响着每个人账户,而个人账户的保险费多少,并不能对退休后的养老金产生明显影响。
目前,各地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并不统一,从3%到5%不等。
“不管怎么说,我们就说男性从18岁参加工作到60岁退休,42年的缴费期,如果是按照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显然是比较低的。”人社部相关研究部门人士表示。
“因为个人的账户收益率比较低,最初设计的时候个人账户待遇是能显现出作用的。现在连续的普调,抹平了原有缴费不同导致的待遇差别,使个人账户的激励机制弱化了。不管个人的账户累积多少,每年基本养老金都要调,个人账户的贡献率越来越低。因此,个人账户在整个养老金的结构当中比重偏低,激励作用也不明显。”前述人士表示。
直到国务院2014年8号文件出台,指出对长期缴费的,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支出,具体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规定,并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备案。
然而,由于受经济状况影响,对地方政府而言,也是一个艰难的年关。
相关新闻:人社部:养老保险死后余额可依法继承
( 责任编辑: 吴梦莉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