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感染禽流感A H5N1死亡率高,而抗病毒治疗的效力有限。2015年3月的《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刊载了一项研究,旨在研究特异性多克隆免疫球蛋白F(ab’)2片段对抗健康志愿者体内越南禽流感/1194/2004病毒(H5N1亚型)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治疗潜力。
研究者们开展了一项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1期研究。在试验的第1阶段(单次输注)和第2阶段(5次输注),随机指定健康男性志愿者每日静脉输注一次0.85 U/kg体重的F(ab’)2,或每日输注一次生理盐水安慰剂。集中进行随机分组,第1阶段的其中一个区组有四例患者,另一区组为替代者(三个活性物,一个安慰剂),第2阶段的两个区组有六例患者(五个活性物和一个安慰剂),替代者区组相同。主要目的是评估F(ab’)2的临床和实验室安全性,其中接受单剂的研究组安全性监测时间为22天(在第0–2、第4、第8、第15和第22天评估),接受五剂的研究组安全性监测时间为33天(在第0–6、第8、第10、第12、第19、第26和第33天评估)。在第120天进行最终的研究后安全评估。研究者们还评估了药代动力学结果,并分析血凝反应和血清中和活性。基于意向治疗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2012年9月28日至12月28日,研究者们共招募16例健康亚洲男性,并随机给13例分配单剂或五剂F(ab’)2,另外3例分配安慰剂。F(ab’)2耐受性好,未出现死亡或严重不良事件。三例患者出现轻度不良事件(分别为眼睑痉挛、鼻窦炎和发热)。发热(38°C)被认为可能与输注相关,在37分钟后消退。血液和尿液样本检验结果以及心率、心电图读数和体重等体检指标均无临床上显著的安全问题。单剂输注的平均血浆峰值浓度为19.3μg/mL(SD 3.5),五剂的为23.0 μg/mL(4.5)。平均而言,输注五剂之后长达5天内,血浆中仍检测到F(ab’)2。血凝反应抑制只在三剂后增强,但每五剂之后感染者的体外血清中和活性短暂增至临床有效浓度。
研究者们认为,F(ab’)2治疗H5N1接触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高,治疗潜力大。
( 责任编辑: 刘长利 )
{{lastUpdateTimestr}}
{{/logo}} {{^logo}}{{lastUpdateTimestr}}
{{/logo}}{{visit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