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H7N9病毒死亡率高 或比H5N1更易感染人

2016.01.14 11:24 1839

2013年3月29日,在位于北京迎新街胡同的国家流感中心病毒实验室里,一种特殊的病毒首次从人的标本中被分离出来。科学家们经过连夜紧张讨论,最终将其命名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实验室基因测序显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八个基因片段中,2个来自禽流感病毒H7N9,6个内部的基因片段则来自禽流感病毒H9N2。简单说,这是一个由两到三种禽流感病毒重组而产生的新型病毒。

威力:感染人群死亡率高


作为一种新生病毒,“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存在,对外界起到了什么影响?

重组或重配,在流感病毒界是常事。每个病毒内部和病毒之间,就像一块块积木一样不断重新组合。这是病毒为了不断适应自然界的新形势,做出的本能改变。但这次改变,在短时间内造成了对人类的很大伤害。

3月31日到昨晚,中国已发现并报告40多人被“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病例。而且,十几人因病情过重而死亡。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些确诊患者之间没有关系,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病前并没有接触过禽类。

很多患者被发现感染时,都已病情危重,甚至已经死亡。人们都在担心,“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会不会和H5N1一样,具有可怕的高致病性?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母体”——H7N9禽流感病毒,只是A型流感家族中不起眼的一位。它致病力很低,虽然也曾在荷兰、日本等地引发过禽间疫情,但多数禽鸟病症轻微,或不发病。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虽然出现在鸽子、鸡等家禽体内,及其生活的环境中,但沾到病毒的这些禽类并未发病,所以人们也无法像以前阻击H5N1那样,从家禽的聚集性发病捕捉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踪迹,并及时扑杀染疫禽只以切断“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播渠道。

特性:易结合呼吸道上皮细胞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究竟来自哪里?又是如何突破种属屏障,从禽间来到人体内的?

野鸟是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病毒跟随野鸟四处飞,潜藏在它的分泌物、排泄物甚至血液里,在迁徙过程中传播给家禽、鸽子、甚至是动物和人。比如,2005年,H5N1禽流感病毒,它被迁徙的候鸟带到了蒙古、俄罗斯以及欧洲其他国家,并在那里引发禽间疫情,和零散的人间病例。

2007年夏天,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雪貂发生流感疫情。研究者从生病的雪貂中分离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母体”——H7N9禽流感病毒,并认为它可以在哺乳动物——雪貂中传播。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内部基因片段里,有6个来自H9N2。中国流感病毒的最早研究者——郭元吉教授曾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禽流感病毒H9N2可以直接感染人,并致人发病。他发现,H9N2很容易跟人的受体结合,在人、鸡、猪的身上,都曾分离到H9N2;很多兽医的血液里,也可以检测到H9N2抗体。

最近的实验室发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在HA基因上的一个点突变。这是一个氨基酸的突变,变化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与人的上皮细胞,特别是呼吸道上皮细胞结合的能力增强了。

近年来一直威胁人类的禽流感病毒H5N1身上,科学家还没有发现这样的受体位点突变。舒跃龙教授判断,这也许是看上去“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比H5N1更容易感染人的一个原因。

软肋:专家忠告远离禽类


科学家目前还没有揭开“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怎么实现从禽到人传播的谜底。

对每一位患者及其家人来说,沾染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无疑是一场灾难。但对于整个人类来说,目前仅有的几十例,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的确诊病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行为特征确实让研究者头痛。所以,人们目前只能加强监测。

科学家们也在大力研究专门防范“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不过,在4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计委应急办负责人梁万年提醒说,尚没有证据证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能够在人传人,如果只是一种散发的主要来源于动物的疫情,就没有必要生产并在人群中接种。

其实,对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这样一种可能横跨禽、动物和人的病毒来说,在政府层面,启动部门之间,行政区划之间的联防联控机制,显得更为迫切。

对于民众来说,开窗通风、洗手、并对确诊染疫的患者隔离治疗等被誉为“小米加步枪”的防控措施,今天仍旧有效。

另外,因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个可通过空气媒介传播、禽类分泌物、排泄物传播的禽流感病毒,所以人们只要远离禽类,特别是病死禽,也是疾控专家对公众的忠告。

600多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死亡率近60%


湖南省疾控中心流行病防治科刘富强博士说,流行性感冒病毒一般可分为三种:甲(A)型、乙(B)型和丙(C)型。其中B型和C型一般只在人群中传播,很少传染到其他动物,危害不很大。A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由于H和N的组合不同,病毒的毒性和传播速度也不相同。

大多数禽流感病毒引发的都是轻度呼吸道症状或结膜炎,但是有一个重要例外,即H5N1,2003年到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人类感染H5N1禽流感共602人,死亡率近60%,其临床表现有肺炎。现在,H7N9被专家称作跟H5N1“很像”的病毒。

安全网新闻加点料


科学家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在HA基因上发生突变。这是一个氨基酸的突变,变化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与人的上皮细胞,特别是呼吸道上皮细胞结合的能力增强了。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判断,“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或许因此比H5N1更容易感染人。

疫苗,只是防控疫情的一种手段。对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这样一种可能横跨禽、动物和人的病毒来说,在政府层面,启动部门之间,行政区划之间的联防联控机制,显得更为迫切。对民众而言,开窗通风、洗手、对确诊染疫患者隔离治疗等措施依然奏效。

( 责任编辑: 刘长利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H7N9病毒死亡率高 或比H5N1更易感染人

2016.01.14

1481

人类感染A H5N1死亡率高 抗病毒治疗效力有限

2016.01.14

1191

成都确诊1例H5N1病例 接触者无异常

2016.01.14

1072

浙江宁波确诊2例H7N9 活禽接触者应及时就诊

2016.01.11

1337

安徽H7N9流感发病人数达40多人 死亡20人

2017.02.15

2048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杭州一9岁围棋少年疑遭父亲家暴跳楼身亡,围棋协会回应
2025.05.23 603
毕节市大方县发生两起山体滑坡致多人被困,当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2025.05.23 720
深圳一女子拒绝乘车遭摩的司机当街殴打?深圳警方通报
2025.05.23 712
青岛一名9岁小孩被其父亲殴打致死,警方通报
2025.05.22 707
痛惜!云南陆良县发生一起装载机致人伤亡事件,造成6死4伤
2025.05.22 740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