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要闻> 正文

2015年传染病事件盘点 如何做好传染病预防

2016.02.08 09:10 3362

近年来,世界各地因传染病的肆虐,造成大量人的死亡,世界各国政府也极为重视传染病的防控工作。11月25日,习近平对我国人卫生人员赴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援助工作作了表扬和总结,同时强调,要加强我国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建设健康中国。下面,本安全网小编就为您盘点2015年传染性疾病事件,希望能够引起您的重视。

2015年传染性疾病事件盘点

中国艾滋病现状:学生成高危人群

2015年10月,中国大约有57.5万人感染艾滋病毒。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在2009年之前,中国被确诊的艾滋病患者大多不是因性行为感染,而是因为静脉注射毒品、输血、母婴传播,以及比例至多达17.5%的“未知”因素。 自1985年至2005年,只有0.3%的新增感染病例发生在有同性性行为的男性当中。但数据显示,至2015年6月,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了27%。15至24岁之间的高中和大学男生是新出现的高风险人群。 今年已有超过3400宗学生感染病例,而在2008年,这个数字只有779。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已有超过3400宗学生感染病例,而在2008年,这个数字只有779。

埃博拉病毒病

本次的西非埃博拉疫情蔓延近2年时间,虽然疫情高峰已经过去,利比利亚、塞纳利昂先后解除了疫情,几内亚没有新发病例报告,疫苗临床试验也显示出较好的保护率。但随着美国感染埃博拉医生治愈后眼中发现埃博拉病毒、英国护士恢复出院后出现复发以及新的研究显示埃博拉病毒在埃博拉存活男性的精液中最长可达9.6个月,尽管这些新的情况未来趋势还不明朗,如自1976年埃博拉、马尔堡出血热出现以来,有明确性传播关联的病例不过寥寥数例,但以往从没像本次西非疫情这样有如此之多的埃博拉存活病例,未来埃博拉如何走向,还需要密切关注。

WHO新指南:每一个HIV感染者都应接受ART

世界卫生组织(WHO)9月30日发布的指南指出,所有HIV感染者要尽快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那些处在潜在感染风险的人也应接受暴露前预防(PrEP)。 在以前的指南中,ART适应证对某些人群有CD4细胞计数的限制,如结核病、妊娠等。如今,该限制已经去掉。也就是说,只要没有用药禁忌,HIV感染(包括急性期)一经发现,均应接受抗病毒治疗。不必考虑CD+T细胞水平或病毒载量。然而,还有很多国家和地区要求CD4+T细胞低于350 cells/µL才可以启动ART。

WHO估计,全球符合治疗的HIV感染人群将从2800万升至3700万。而且,到2030年,新的治疗策略将会防止2100万人因此而死亡和2800万新的感染者。 这是基于2015年6月发表的文章关于早期开展ART的证据(ANRS 12136 TEMPRANO)。 为了充分执行新的治疗策略,WHO提出,各个国家应确保检测和治疗的可及性,同时提供良好的关怀和支持措施以确保治疗的依从性。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批准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上市

2015年12月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预防用生物制品1类新药——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生产注册申请。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其中部分由肠道病毒71型(简称EV71)感染的患儿可引起神经系统感染症状并导致心肺功能衰竭,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2008年5月,我国正式将手足口病纳入全国法定传染病丙类病例报告管理。近年来,我国手足口病发病人数始终居法定传染病前列,目前尚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重症和死亡病例时有发生,而疫苗的研发及使用对预防和控制该病流行至关重要。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自2008年开始EV71灭活疫苗的研发工作,通过上万例受试者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安全性较好,对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的保护率可达97.3%。

抗生素耐药——后抗生素时代

自从2010年“超级细菌”耐碳青霉烯类(如NDM-1)出现以来,黏菌素(如多黏菌素E)成为治疗此类耐药机制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该类细菌的另一种耐药机制mrc-1基因,却可以保护细菌不被黏菌素杀死。 11月18日,广州农业大学在Lancet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2011年,在中国的零售鸡肉和猪肉中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超过5%为mrc-1基因阳性。截至2014年11月,分离的细菌中mrc-1 阳性率高达25%。

研究调查还发现,2011年4月至2014年11月,从中国5个省市动物和零售肉分离到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白菌,mrc-1质粒阳性率非常之高。523份生肉样本mrc-1 质粒阳性率为15%(78份阳性),804只动物中166 只(21%)分离到大肠杆菌。 而且,鸡肉大肠杆菌mrc-1 质粒阳性比例逐年增加,如2011年为4.9%,2013年为25%,2014年为28%,同样,在猪肉样本中,也见到类似趋势。2011年、2013年和2014年分别为6.3%、22.9%和22.3%。

而中国在2014年有1750万禽肉和5670万猪肉投放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禽肉和猪肉生产国。 研究还发现,2014年,在1322例住院病人中,发现16例(1%)mrc-1基因阳性。 虽然mrc-1基因在病人中分离的比例不高,但耐药菌具有传播性的特性,如果我们不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人类将不得不面临未来无抗菌药物可用的残酷现实。

美国内镜检查相关感染事件

从2012年至2014年,Seattle'sVirginiaMason医学中心发生了31例经十二指肠镜检查感染病例。最终11个病人因此死亡。所有的病人在感染时病情都很危重。 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 美国Cedars-Sinai医学中心一家最好的Angeles医院,4个病人因为使用污染的内镜感染了细菌,超过67名病人处在感染风险中。之后的数周,Ronald Reagan医院也报告了7名类似的感染病例和更多的潜在暴露者。Connecticut的Harford医院也报告了一起类似的暴发,至少5例病人发病,超过280名潜在暴露者。

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接到135例可能内镜污染感染病例的报告,显然,还有一些没有报告的病例。 近期,California大学 Los Angeles (UCLA) 医学中心自2014年10月-2015年2月,共发生了超过100个可疑与内镜操作有关的耐碳青霉大肠埃希菌(CRE)感染病例,其中7例确认,2例死亡。 为此,FDA于2015年4月更新了内镜消毒和监测指南。

社区活动性肺炎病原分布:做好了改写准备?

至少这一百年来,大家一致认为,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最主要的病原体。 关于第二常见的病原体,当代的答案通常是“非典型病原体”,即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和嗜肺军团菌。 然而,7月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关于美国CAP病原学分布一文可能是最为全面的微生物学研究。报告纳入了2259例住院、开展了广泛微生物分析经影像学证实的成人肺炎患者。微生物学检查包括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基于PCR的分子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和尿抗原检测。 该研究发现,肺炎链球菌阳性的只有115例(5%)、非典型肺炎为84例(4%),因此,常见怀疑的病原体加起来仅占9%。

新抗生素

从1983年至1987年,一共有16个新的抗生素被FDA批准,然而从2008年至2012年只有一个新的抗生素被批准上市。 2013年至2015年,FDA批准了6个新的抗生素——3个葡萄球菌的药物(tedizolid, dalbavancin,oritavancin),2个针对耐药革兰阴性菌的药物(ceftazidime/avibactam 和 ceftolozane/tazobactam)和1个治疗难辨梭菌的药物(fidaxomicin)。

HCV感染

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病毒多达3600多种,已知致病的达1200多种,但很少能达到像治疗HCV这样的效果(SVR达95%以上)。2014年WHO宣称HCV可以治愈,然而,全求1.3-1.7亿慢性HCV感染者中有超过一半不知道自己的感染状态,现症慢性HCV感染者中大多数尚不能获得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

如何大范围预防传染病

眼下,传染病正在肆无忌惮的向人类发起攻击,如何消灭传染病已经成为科研人员急待解决的问题。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传染病,我们该如何预防呢?众所周知,传染病传播需要三个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加强预防。关注公共安全常识的本安全网下面为大家分享下相关的传染病预防安全知识。

1、保护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也是传染病预防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往往是较为容易实现的预防方法。对于已经有预防性疫苗的传染病,给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是最为保险的方法,如婴儿在出生后进行的计划免疫,对于传染科医生,护士,从事传染性疾病研究的科研人员和从事禽类养殖工作的人员等接种相应的疫苗。历史上,人们利用高效的疫苗已经成功的攻克了天花,证明对于易感人群的保护在传染病防治上起到了重要角色。

2、切断传播途径

对于通过消化道传染病、血液和体液传播的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切断传播途径是最为直接的预防方式。主要方式在于对于传播媒介阻断,消毒或扑杀。如对于污染了病原体的食物或饮水要进行丢弃或消毒处理,对于污染了病原体的房间或用具要进行充分的消毒,对于一次性的医疗用品在使用后要及时进行消毒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在虫媒传染病传播季节采取防蚊防虫措施等。同时,对于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干预手段也是极为必要的,如促进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对使用针具进行消毒,对会发生高危性行为的人群进行安全套使用的宣传教育等。如今预防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方法也仍然是注意基本卫生,勤洗手,戴口罩,吃肉要煮熟——虽然是老调重弹,但仍然是切断传播途径最有效的方式。

3、控制传染源

这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式。对于人类传染源的传染病,需要及时将病人或病源携带者妥善的安排在指定的隔离位置,暂时与人群隔离,积极进行治疗,护理,并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和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然而,如果是未知传染源,特别是动物担任的传染源,由于其确定需要流行病学的因果推断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上得到充分的证据,有的时候并不是很容易得到确切结果,尤其是突发急性传染病发生时,想要短时间内锁定传染源更是困难。不过,一旦确定传染源后,需要及时采取高效的措施控制传染源,以保证传染源不会继续将病原体向易感人群播散。

( 责任编辑: 杨赓 )

展开剩余全文 收起剩余全文
分享到

相关推荐

2015年传染病事件盘点 如何做好传染病预防

2016.02.01

2811

我国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患者江西康复出院

2016.02.14

1153

不平静的2015 哪些安全大事件须我们沉痛反思?

2015.12.22

4220

生命健康大于一切 岂能因艾滋隐私权隐瞒患者配偶?

2016.01.15

26386

寨卡病毒的防治

2016.02.25

2012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广州海关查获玳瑁手镯36件 系1人携带
2025.03.31 867
救出被困近60小时幸存者!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奋战
2025.03.31 880
刚热过又得加衣服了!下周后期这些地方降温或超20℃!
2025.03.24 569
必须严惩!陕西一医院被曝“偷换新生儿”,医院最新回应:涉事医生解聘,护士暂停工作
2025.03.13 926
上海两名17岁男子朝海底捞锅底小便,赔偿或达百万
2025.03.13 841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